“五一”假期全省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 同比增长15.62%

发布时间:2025-05-06 浏览次数:9

“五一”假期,在味蕾游、演出游、赶海游等多样玩法推动下,人们出游热情高涨,文旅热度创近年新高。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监测显示,5月1日至5月5日16时,全省纳入监测的644家A级旅游景区、195个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75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84家博物馆,去重后共接待游客3533.02万人次,游客消费总额达162.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2%和14.79%。

拼假,让游玩周期更长

这个假期,延长假期或“请4休11”拼假的趋势较去年更为显著,返程高峰期延后,整体游玩周期同比拉长。

小长假与签证利好政策叠加,出境游市场强劲增长。各大平台数据显示,出境游方面,人均预订量同比大增,延续去年“五一”的相同态势,表明消费者更倾向于一次出游玩得更深入、体验更丰富。

飞猪数据显示,出境游机票、酒店、邮轮等商品预订量激增,国际邮轮预订量同比增长超60%。江苏游客的出境游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40%。日本、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等是出境游热门目的地;冰岛、匈牙利、希腊、沙特阿拉伯、挪威等“12小时飞行圈”目的地增速较快,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70%。

南京吴女士和两个闺蜜请了5月6日至9日4天假,4月30日出发西班牙马德里,开启为期10天的南欧之旅,“我们一个月前做好攻略,这次西班牙、葡萄牙两个国家深度游,拼出十天左右的假刚刚好。”

“拼假”催生的超长假期推动长线游目的地热度飙升。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南京位居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首位,从游客结构来看,外地游客尤其是跨省游客占比增幅显著。南京文旅场景中,跨省游客占比增长6.1个百分点,外地游客日均消费同比增长55%。

小众个性化出游受青睐

随着出游需求的释放,找小众、不拥挤的“宝藏目的地”,成为很多人出游前的必备工作。同时,游玩体验的多样性、趣味性愈发重要,海岛度假、雨林徒步、沙漠骑行、星空露营、茶山采风等玩法备受青睐,避开人流、躺平式度假、深度体验在地文化等需求集中释放。

选择自驾的游客越来越多。“五一”假期,相关平台上国内租车预订量同比增长35%。部分没有明确旅游计划的消费者在观望机票或酒店价格后,选择就近休闲放松,除了以公路景观见长的经典自驾游目的地外,超大城市周边1—2小时车程的城市和乡村在假期中段热度上升。

本地游也更追求深度体验。飞猪平台显示,“五一”假期,江苏本地玩乐订单量同比增长60%,包车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90%,租车订单量同比增长50%。

从出行方式到目的地选择,消费者对舒适度与个性化体验的需求日益强烈。以南京为例,美团旅行网友热搜南京“五一”TOP5景点,不再是中山陵、夫子庙等地标景区,而是红山森林动物园、音乐台、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南京欢乐谷、鸡鸣寺,德基艺术博物馆甚至入选美团旅行“五一”最受00后游客喜欢的十大国内目的地。

“奔县游”火热,成为假期另一大亮点。随着个性出游需求加大、县域经济兴起,不少人将目光投向性价比更高的县域地区。“小众县城客流少,花几百元就能住高星酒店”是不少游客的心声。

“文旅+”跨业态联动场景增多

从供给端看,多地将非遗、科技、音乐等多元融合,打造沉浸式体验,“文旅+”不断破题。

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延时开放,精品特展持续展出,夜游夜市接连上新;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营造“观展、文创、休闲”一站式新体验,提供优质公共文化艺术服务。

省内各大博物馆深挖馆藏特色,精心筹备179个特展、108项文博研学活动,近300个文旅深度融合项目,以沉浸式体验为群众奉上文化大餐。假期共有75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14家推出主题夜游活动,让历史文化在夜色中焕发新活力。省文旅厅数据统计显示,“五一”假期,全省备案博物馆共接待观众531.7万人次,同比增长31.54%,文创收入达2104.53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五一”假期,全国各地演唱会、音乐节有超百场,文旅消费呈现多元化新趋势。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音乐节、演唱会周边吃住玩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80%。

“音乐节+”玩法愈发多样。5月1日—3日,咪豆音乐节在南京溧水天生桥景区火热开唱。为迎接客流热潮,天生桥景区将海底捞火锅“请”进现场,让游客体验露天涮火锅的快乐。

浙江乐迷尹恬是第三次来参加咪豆音乐节,她发现现场美食潮玩场景越来越丰富:在咪豆Art艺术潮玩区,兼具设计感与实用性的官方周边、精品咖啡、潮流服饰及新奇手工艺品等应有尽有;美食区汇聚世界各地风味美食与小吃,全新亮相的“美溧生活馆”集中展示溧水当地特色美食、文创、农产品等,“音乐节越来越像大Party啦!”

“家门口”的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水韵江苏”主题旅游列车、“太湖揽胜”水上航线、“自在驾游”房车自驾车露营驿站等新业态新场景,为游客提供假日出行新选择。

“文旅流量”加速转化为“消费增量”

多个在线旅游平台发布的“五一”相关报告均显示,“五一”假期,人均出游消费金额较去年大幅增长。

银联商务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4天,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132.34亿元,同比增长23.64%;占全行业异地消费的39.72%,同比提高6.01个百分点;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10.87%,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江苏省吃喝玩乐服务消费规模居全国各省第二,同比增速达21%,南京、苏州、无锡热度最高。其中,江苏住宿消费较上年“五一”假期增长46%,旅游景点类消费增长31%。

伴随旅游需求的释放,吃、住、游、娱等一揽子消费也得到相应提升,据美团旅行数据,“五一”假期,江苏外地游客日均消费同比增长55%。美团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南京由异地游客贡献的餐饮堂食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烤鸭、盐水鸭、汤包均为用户热搜的特色美食。在美团上,“五一”假期,南京新街口商圈入选全国吃喝玩乐最火商圈。

丰富的夜间供给,进一步延长消费链条。据美团数据,“五一”假期,江苏夜间消费热度高涨,较去年增长35%。

假期是拉动内需、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节点。整体上看,这个假期面对文旅消费的广阔市场,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业态,在创新供给、服务提升等方面下大力气,“文旅流量”加速转化为“消费增量”,为活跃经济、提振信心注入动力,并激发服务消费持续向好。当前,“文旅+”跨业态联动的场景大量涌现,优质供给不断推陈出新,线上线下联动持续深化,为一站式深度旅游创造更多可能,充分点燃假日消费活力。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