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长丰县坚持产业兴农、智慧强农,集成科创要素,强化数智赋能,聚力建设“智慧农业谷、中国菌物谷、智能育种加速器、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中试城”五大科创平台,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等成果转化应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抗病虫害,米质好,一亩多收一两百斤,今年接着种。”去年,下塘镇明华社区种粮大户顾运松通过引进新品种并调整种植方法,成功提升了粮食产量。国豪农业长丰县现代种业高科技示范园生产总监余洪根给出了答案:“公司成功选育出水稻品种‘豪两优729’,并总结出高效的稻油轮作种植模式,使得水稻亩均增产率达到10%以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长丰县深入推进种业振“芯”行动,完善科企合作、银企合作和企地合作机制,强化良种联合攻关。位于长丰宇桥生态科技园的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致力于打造种业创新高地、高端育种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包括经济作物在内的作物“种质创新-快速繁育-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体系。平台建成后,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国际领先,极大提高了育种效率。
目前,长丰县集聚袁粮、国豪等39户种业市场主体,种业产值达25.2亿元。
“从耕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病虫害防治实时监测,省时省力又省心呐!”5月时节,长丰县杨庙镇春田家庭农场千亩麦田一望无垠,渐染金黄。负责人马长春站在地头,笑意盈盈,期盼着又一季丰收。
长丰县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率达71.5%,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87%,获评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24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实现“双提升”,分别达173.7万亩、66.5万吨。
科技赋能特色产业
长丰县被誉为“中国草莓之都”。走进位于水湖镇的智慧农业谷数字草莓示范园,科技的力量让草莓种植尽显“智慧”。“通过‘智慧大脑’,实现温、光、气、土、肥、药可视化和联动控制,只要打开手机,就能实时监测草莓长势,并利用智能控制系统精准调控。”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儒敬所说的“智慧大脑”,指的是数字草莓大数据平台。
数字草莓大数据平台凭借资源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精准化、服务远程化、质量监管网络化等优势,基本实现长丰县草莓种植大户全覆盖,助力草莓亩均产量提高15%,同时降低了农资、人力等成本,亩均增收超3000元。
“要想为农业生产精准‘开方’,就要给土壤‘体检’。”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成功研发出高通量土壤成分智能检测机器人,可以实现42种土壤养分、重金属全量指标以及百余种农产品指标的快速检测。其打造的“神农操作系统”,为县域智慧农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经过大数据分析,灌溉、施肥、除草日程等都会在日历中自动显示,用户只需点击提示,就可在系统内选择相应机构提供农事服务。”王儒敬表示,智慧农业已成为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草莓品质好不好,种苗很关键。长丰县大力实施草莓种苗繁育提升工程,建成脱毒种苗的二级繁苗体系,先后孵化培育长丰红玉、白雪公主、知杞等10个新优品种。“抗性、产量、品质都大幅度提高,特别受市场欢迎。”长丰县草莓协会会长侯纯旺说,目前,长丰县已经成为全国草莓种苗的第一大县,每年向全国供应种苗15亿株、产值达6亿元。
不断创新的种植技术和栽培模式也为草莓产业发展“锦上添花”。超高垄省力栽培就让罗塘乡拐集村莓农张香宋尝到了不少甜头。“地垄离地约80厘米,果实悬挂着,光照多、品相好、病害少,不仅提升了产量和品质,还能降低人力成本。”
数字赋能、科技加持,长丰草莓实现品牌价值、产值“双百亿”。
着力延伸产业链条
“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农产品深加工是提升农业附加值、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
“从传统果浆、冻干,向高附加值的产品延伸。”安徽省本鹏食品有限公司深耕草莓加工产业,总经理赵鹏华表示,通过不断提升终端市场的竞争力,年产值达到了1.3亿元。
产业链条不断拉长,附加值不断提升。目前,长丰县已培育巴莉甜甜、利马冷链、苏亚速冻等一批草莓加工企业,推出草莓蛋糕、草莓酒、草莓系列饮品等产品,年产值超45亿元。
长丰县坚持工业化思维、市场化路径,全链条提升草莓、乳业、稻虾、萝卜等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推动农文旅相融合,实现农业“接二连三”。
位于长丰(双凤)经开区的中国中试城安徽总部基地是专门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中试、市场中试及产业孵化的平台公司。作为中国中试城培育的一家农业产业化企业,今年初,安徽必福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出一款航食产品牛肉萝卜饼,并很快获得首批订单。其原材料就有产自左店镇的长丰青萝卜。“做精做细做深,实现特色农产品的效益最大化,预计全年产值一个亿以上。”公司总经理刘国伟信心满满。
目前,长丰县建设打造南部双凤食品加工园区、中部杨庙未来食品加工园、北部水湖农产品加工园三个特色园区,并形成了以粮油精深加工、乳制品加工、畜禽产品加工、饲料加工、果蔬加工为主的五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截至去年底,全县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65家,其中规上企业62家,产值约130亿元,产品转化率达70.68%。
“心有梦,就长丰。”希望的田野上,农业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耕耘出农业向“新”提“质”的崭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