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安徽省2025年玉米机收减损技能大赛现场。通讯员 胡卫国 摄/视觉安徽
10月11日,蒙城县小涧镇灵山村成片的玉米田里,安徽省2025年玉米机收减损技能大赛火热开赛。农机手们驾驶联合收割机在划定区域内匀速行进,机器高效“吞入”玉米植株,摘棒、剥皮、输送等环节一气呵成。收割机驶过之处,留下一行行整齐的玉米茬。
本次大赛由省农业农村厅主办,以“精细高效、提质减损”为主题,旨在“以赛促训、以赛提技”,推动广大农机手提升操作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粮食机收环节损失。全省各市农机部门的负责人现场观摩。
比赛中,裁判组从作业速度、割茬高度、作业稳定性等多个维度对选手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最关键的一项评价指标是“机收损失率”。作业结束后,工作人员随机择定测评区域,逐一捡拾收割后散落在田间的玉米籽粒,现场称重、记录并计算损失率。
“机收减损是技术活,不仅要求农机手熟悉机械性能,还要能根据作物长势、湿度等田间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操作参数。”蒙城县农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蒙城县系统推进机收减损工作,构建“行政推动+标准引领+培训支撑”三位一体机制,持续开展农机手专项培训,让每位持证机手都能规范操作。同时,大力推进农机装备升级,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超272万千瓦,农机专业合作社360多家。目前,蒙城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6%以上,玉米机收损失率连续3年保持低位,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贡献了积极力量。(记者 任雷 通讯员 王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