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加强马鞍山市非遗保护工作,逐步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非遗传承保护体系,10月9日上午,含山县文化馆与清溪镇东赵村共同举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含山柴龙”传承基地和“东赵灯会”非遗培育基地授牌仪式。
含山柴龙于2023年入选含山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清溪、巨兴一带的特色民间传统艺术,为地域文化重要载体,形制异于江淮滚龙:龙首、龙身(多节)、龙尾分制,总长约20米。以竹篾扎架、木头做“龙杠”,糊棉纸后绘花鸟人物等图案;龙首工艺复杂,插八仙、孙悟空等造型,重约七八十斤,各部件配握棒供舞动。表演时,柴龙可连为一体显恢宏,也能灵活弯转,演绎“龙神出洞”等节目,还搭配杂灯及锣鼓、唢呐乐队等表演,演出氛围浓厚。
东赵村举行花灯会的习俗始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近500年,村民因生活富足兴起篾扎龙灯、唱小调等活动,清乾隆年间借乾隆下江南典故固定华盖、花轿等杂灯形制。花灯会含舞柴龙与玩杂灯:柴龙九节,有“龙神出洞”等节目;杂灯色彩鲜艳、绘神话历史,配锣鼓等乐器,演员边走边唱庐剧小调。其成员呈老中青阶梯式,青年踊跃参与,传承“任劳任怨、团结合力”精神。
此次授牌仪式标志着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向基层延伸的重要突破,为柴龙舞的活态传承与灯会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未来,两个基地将通过技艺培训、民俗展演等方式,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持久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