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文化是一座值得深入开掘的富矿——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毛佩琦

发布时间:2025-11-13 浏览次数:3

“屯堡文化目前的研究重点在贵州,但其包含的价值具有普适性。”11月9日,在2025屯堡文化大会在安顺举行之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毛佩琦接受采访时说。

毛佩琦接受记者采访

毛佩琦介绍,屯堡人从江淮一带奔赴千里,来到贵州,将大明长风定格在黔山秀水之间,让文明脉搏在黔中大地绵延不息。在贵州这个多民族地区,屯堡人通过延续习俗、服饰等文化符号来强化身份认同,既是出于传承传统文化的需要,也反映了他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使得屯堡文化在保持自身基本脉络的同时,与周边民族文化在互鉴互通中创造新的共同性,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

“屯堡文化不仅属于屯堡,也属于中华民族,适用于我们中华民族各个地区,它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在谈到屯堡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时,毛佩琦认为必须坚持“保护为主、限制利用”的原则。

对于当代年轻人,毛佩琦给出了恳切的建议:“屯堡人展现出的文化自信和进取精神告诉我们,既要珍视自身文化传统,又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面向未来。当代青年应当从这份文化遗产中汲取精神力量,努力奋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