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屏镇撒资坝党支部:党建“打底子”产业“添路子”振兴路上更有奔头

发布时间:2025-10-11 浏览次数:4

中屏村撒资坝党支部现有中共党员11名,其中老党员5人、中青年党员6人。近年来,撒资坝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根、三治为脉,将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全力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制度筑基,激活群众参与“源动力”。撒资坝党支部以规范化制度建设破解自治难题,构建“支部引领、制度保障、群众参与”的自治体系,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党支部立足实际需求,秉持科学系统、务实有效的原则,牵头制定涵盖人事、财务、党建、廉洁等领域的10余项规章制度,《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等相继出台,形成了全方位的制度保障体系。村里的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均经民主讨论决定,123亩农业用地的流转工作规范有序,每年每亩900元的租金按时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制度的刚性约束与民主程序的有效落实,让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显著提升,自治活力持续迸发。

网格联动,织密服务群众“连心网”。撒资坝党支部推行“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将全村划分为多个责任区域,由党员骨干担任网格员,构建起“党员+村干部+群众”的联动治理架构。11名党员全部下沉网格,主动认领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解等职责,通过定期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在制度执行中,党员率先垂范,坚持“严、细、实”工作标准,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针对村内老人照料、环境整治等民生需求,党支部以“党员活动日”为载体,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100场次。全面落实党群连心“五个到户”,11名党员结对帮扶在家农户200户,及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产业赋能,点燃乡村发展“新引擎”。撒资坝党支部探索“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特色发展模式,让产业振兴有路径、有支撑。党支部牵头注册成立农丰合作社,由党员致富带头人担任核心管理职务,统筹推进种养殖基地建设,重点吸纳脱贫户、动态监测户参与,形成“支部领航、党员带头、群众跟进”的产业发展格局。精准开展党员技能培训,对村组干部党员侧重村务管理与产业规划培训,对致富能手党员强化“富而思源”观念教育,对党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近三年累计培训党员200人次。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形成土地流转、生态种养、就近务工等多元增收格局,村集体经济客运站稳定运营,特色种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村民收入持续增长,乡村发展的“红色动能”愈发强劲。(来源:中屏镇 编辑:李宗卫 编审:张云松 终审:周明)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