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粮油市场报》头版头条刊发题为《“走出去”,福建崛起粮食包装机械装备产业高地》的文章,深度报道福建省粮储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的工作部署,用好我省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按照省发改委党组工作要求,更好发挥粮食安全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依托优质粮食工程和福建粮洽会等载体,强化产销对接、优化服务保障,搭建展览展示平台,宣传推介福建粮机装备,着力打造福建粮食行业特色品牌,助力粮食包装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切实为民营粮食企业蓬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走出去”
福建崛起粮食包装机械装备产业高地
“每每在千里之外的大米加工企业看到生产线上产自漳州的全自动包装机械装备,总会感到自豪和欣慰。”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林兆宇表示。
在福建漳州,一台台粮食包装机械装备经过组装、调试,被运往大江南北,以及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非粮食主产区的漳州,缘何能培育出一批占据全国70%左右市场份额的粮食包装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并打造细分领域装备制造产业高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正是八闽大地孕育出的“敢为人先、爱拼会赢”企业家精神,让漳州民营粮食机械包装企业敢于坚持“走出去”,不断走出环境、技术、市场“舒适区”,持续增创发展优势、充分发挥集群效应、稳步壮大产业规模,造就了这个“生机勃勃”的细分产业。
“走出去”,闯出从“小机器”到成套“大家伙”新产业
在福建宇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组装车间,模块化的组装件有序摆放,工程师们正一件件的把它们安装到合适位置,组装成一台可以实现全自动六面真空包装的“大家伙”。
“这种六面真空包装机是很多大型稻米加工企业的首选,其市场售价超过50万元。组装车间针对每种型号包装机,都会有10~20台备货。现场这些组装成机以及模块组装件,资产值超过1亿元。”宇杰科技有关负责人陈志平告诉记者。
粮食自动包装机械装备,是实现粮食加工生产线自动化的关键一环。从人工包装到全自动包装生产线,效率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以5公斤大米包装为例,每小时成品大米包装量可以达到5吨以上。
据介绍,产自漳州的半自动、全自动包装机械装备,目前广泛应用于大米加工、饲料加工等行业,并向宠物粮、化工颗粒料、贵金属颗粒等领域拓展。
成立于2000年的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研发、生产、销售电子定量包装设备、自动计量包装设备、自动真空包装设备、自动化包装生产线、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等产品的高科技企业。
30年前,佳龙科技董事长蔡松华从白糖定量秤转向粮食定量包装秤、包装机研发,通过组建技术创新与实践经验兼备的技术团队,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为产品持续迭代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注入创新活力。2008年佳龙科技荣获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成功推出国内首台六面体真空包装机。
“从一台定量秤这样的小机器开始,历经20余年,佳龙科技现已成长为拥有近百种型号自动包装机及成套全自动装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副总经理郭学峰说。
如蔡松华“走出去”创立佳龙科技一样,当时不少专业人才投身该领域。高峰时,漳州拥有近20家粮食包装机械装备制造企业。
如今以佳龙电子、宇杰科技、弘敏智能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共同形成了一个年产值8亿~10亿元的定量包装制造业集群,带动了供应链上游超百家制造企业,携手把漳州托举成为粮食包装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高地。
“走出去”,加快融合应用自动化到智能化新科技
3月,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的2024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显示,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全自动六面二次装袋机(ZBD-1200)”,被认定为“省内首台重大技术装备”。
为持续强化技术创新支撑,佳龙科技与福州大学、武汉轻工大学、福建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达成长期产学研合作,搭建福建省“计量与包装设备联合研发中心”“高端柔性智能化包装装备协同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已取得400多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
在佳龙科技全自动包装设备演示展厅,公司董事会秘书游水香告诉记者,通过不断技术革新,这台新型二次装袋机完美适配传统包装生产线,实现了从一次装袋到二次装袋的全自动生产。
近年来,随着大米消费需求升级,内层真空包装、外层二次袋装成为市场上大米产品的主流包装。全自动真空二次包装机的工作效率,也逐渐由500包/小时提升至1000包/小时左右。
“从气动技术路线,转向伺服电机模组路线,有效提升了全自动包装机的产出效率。目前技术更新非常快,大家都在瞄着1500-2000包/小时的包装能力而努力。”弘敏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王振委介绍说。
高效率、稳定性、更便捷,是机械装备产品赢得用户、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让全自动包装机更稳定、更快速、更便捷,让福建粮食包装机械品牌更响亮,倒逼这些龙头企业不断走出技术、市场“舒适区”,锻造新的竞争力“护城河”。
随着视觉识别技术、AI大模型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通过跨行业新科技集成应用、融合发展,推动粮食包装机械设备迈向智能化、数据化新阶段,成为该细分领域新的发展方向。
王振委表示,为适应下游用户的智能化需求,公司在厦门成立了智汇源创研发团队,推动程序开发与机械研发协同融合,设备预留通信借口,便于用户通过程序接入,实现一屏对烘干、加工、色选、包装等生产环节的智能化物联功能。
围绕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融合推进包装机械装备自动化,佳龙科技也在作创新尝试。
“下一步,计划通过视觉识别技术、AI大模型的系统集成应用,实现包装品标准识别、设备故障自检等功能,大幅提升设备的问题响应与解决能力;同时加强包装环节的数据采集与分析,以数据驱动生产优化,进一步释放产能潜力。”郭学峰介绍说。
“走出去”,积极拥抱包装机械设备升级市场新机遇
随着佳龙、宇杰、弘敏等企业粮食包装机械装备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包装机械也渐渐成为福建粮食行业的一张闪亮“名片”。
近年来,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依托福建粮洽会、中国粮食交易大会等活动,搭建展览展示平台,宣传推介福建粮机装备,助力粮食包装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2024年在湖北武汉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上,佳龙、宇杰、弘敏等一批粮食包装机械装备企业联袂展出,展示福建粮机形象、推介新型产品装备,收获众多与会稻米加工、饲料企业青睐和订单。
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3月份召开的民营粮食企业座谈会上,陈志平作为企业代表就粮食包装机械装备发展做交流发言。
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钟昌华表示,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的工作部署,用好我省服务企业“四通四到”机制,严格按照省发改委党组工作要求,更好发挥粮食安全专项资金引导作用,依托优质粮食工程和福建粮洽会等载体,强化产销对接、优化服务保障,切实为民营粮食企业蓬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随着国内粮机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国产粮食机械装备在海外相继应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我国粮食机械贸易合作往来密切,也成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之一。
着力开发稳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福建粮食包装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也将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的拓展,“走出去”脚步正在不断加快。
近年来,佳龙科技积极参加国际知名行业展会,展示包装机械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据介绍,目前佳龙科技的包装机械装备已远销东南亚、南亚、美洲、非洲地区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建立起完善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年机械装备出口量约占总出货量的10%~15%。
“比如,我们出口到也门的一款包装机械,结合客户需求进行了定制升级,他们要给产品包装袋增加两个软性提手,像书包一样,方便消费者对产品外包装的二次使用”,郭学峰介绍说。
宇杰科技“走出去”的成果也在不断实现新增长。陈志平表示,目前国外客户集中在东南亚地区,主要依托当地经销商实现产品销售,每年出口额在3000万元上下,约在总体销售额的15%左右。
总体看,国内粮食机械装备走出去空间广阔,但也存在出口模式单一、过渡竞争、品牌不强等短板和不足。粮机装备制造企业要聚焦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提升,依托产业联盟,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链合作,逐步推动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转变,不断提升“走出去”层次和水平。
“以大米为口粮的东南亚地区未来市场空间很大,当地稻米加工生产线已经来到从半自动升级到全自动、甚至智能化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强化在地化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抓住东南亚大米加工、饲料加工生产线装备升级的新机遇”,郭学峰表示。
民营经济是福建经济的重要特色、优势和活力所在。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强调,始终坚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信心决心,让民营经济的广袤“森林”更加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对于佳龙、宇杰等民营粮机装备企业来说,只要传承好他们坚持“走出去”的活力、创新、开拓精神,一定能够成长为这片广袤“森林”中一颗高大而独特的“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