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废砖头都能变废为宝 丰城村以“小积分”撬动“大循环”

发布时间:2025-11-12 浏览次数:4

近日,丹徒区上党镇丰城村村委会广场前人头攒动,一场积分兑换活动正在举行。这次活动共为保洁员发放了1135元现金奖励,并向积极参与废弃物回收的村民兑换了20袋优质有机肥。“秸秆、废砖头能换成实实在在的肥料,真是变废为宝了!”一位抱着有机肥的村民笑容满面地说。

这场热闹的兑换活动,正是丰城村将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与发展循环农业巧妙结合的生动缩影。一套以废弃物换资源、以行动换奖励的“积分兑换”新模式,不仅“兑”出了乡村高颜值,更“换”出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活力。

从“随处扔”到“定点送”

“我们村是上党镇第一批实行垃圾分类、设置标准化垃圾桶和垃圾亭的。”丰城村村委会副书记张群介绍。农村环境治理有其特殊性,季节性的秸秆、农户建房装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曾是令人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原来是到处扔”,既影响村容村貌,也存在安全隐患。

面对痛点,丰城村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垃圾清运。前年,村里盘活一块闲置土地,建起了一座村级废弃物中转站。村里随即向每家每户发放《告村民书》,引导村民将秸秆、碎砖乱石、破旧家具等废弃物,自觉运送至中转站。“我们中转站有专门人员值班,负责登记、统计数据。”这一“定点收集、专人管理”的模式,为后续的激励措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5车秸秆换袋肥的“绿色账”

建立中转站是第一步,激发村民持续参与的积极性才是关键。丰城村村委会因地制宜,制定了一套“积分兑换”办法。

“当村民送满了5车这类废弃物,我们就给积分,可以进行兑换。”而这兑换的“奖品”更是大有用场。对于保洁员,村里以现金形式给予劳动报酬;而对于普通村民,奖励的则是村里“自产”的宝贝——有机肥。原来,收集来的秸秆,被运送至位于本村的江苏丰久禾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这家村企联建的企业,是循环链条的关键一环,它利用畜禽养殖粪污和秸秆,生产出优质有机肥。

于是,一套完美的内部循环形成了:村民用5车秸秆等废弃物,可以兑换一袋由自家秸秆“参与”制成的有机肥。“以前秸秆堆门口怕着火,扔地里又怕被说,现在拉过来还能换肥料,这账谁都会算!” 刚换到有机肥的李大叔笑着说,“这肥可是好东西,自家地里用上,土都变松软了,关键是省了买化肥的钱!”

“小模式”蕴含“大文章”

丰城村的创新实践,推动形成了“村民积极参与废弃物回收-村内集中转运-企业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反哺农业”的绿色闭环。

村民张阿姨的感触更深:“现在村里干净多了。我家小菜园,用的就是换来的肥,长得特别好。大家都看着呢,现在谁还好意思乱扔垃圾?”

本次兑换活动,村里特意将所有村民组长请到了现场。一位组长掂了掂刚刚发放的有机肥,说道:“眼见为实!227车垃圾变成了钱和肥,这比开十次会都管用。我们回去就得动员起来,让更多村民加入进来。”这让“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丰城村的乡村振兴注入更可持续的绿色动能。(记者 盛林娟)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