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街镇党建引领强治理 幸福调解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11-12 浏览次数:5

今年以来,三街镇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刻领会“幸福调解”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充分发挥镇村综治中心职能作用,构建“全域覆盖、全网整合、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基层治理工作体系,实现纠纷“一窗受理、分类调处、联动化解”一站式服务,始终将党建引领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推动“幸福调解”工作落地见效,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 充分发挥镇、村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构建网格化服务管理“镇—村—组—网”四级治理体系,将党的领导延伸到基层社会治理最末梢。设立“党员调解示范岗”,鼓励和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形成“一个党员一面旗”的示范效应。

—— 深化网格管理,织密矛盾排查“一张网”。 优化网格设置,科学划分基础网格,全镇共有基础网格236个,微网格654个。配齐配强专兼职网格员队伍,明确网格员在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矛盾排查、便民服务等方面的职责,确保“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严格落实提升基层治理质效的四项机制,建立网格员日常巡查走访制度,实现“一张网格管全域、一个平台汇数据”。

—— 构建闭环流程,打造纠纷化解“全链条”。 强化镇综治中心的实战化功能,着力构建“发现—交办—调解—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环环相扣、高效运转。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精准“发现”,结合定期排查、专项排查、重点排查等方式,对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地毯式、动态化摸排。综治中心高效“交办”,对收集到的矛盾纠纷信息进行统一受理、分类梳理、初步研判,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精准分流交办至相关责任领导和行业部门。简单纠纷由网格员或村委会调解组织当场调解,一般纠纷由镇综治中心交办调解,明确办理时限和要求,建立台账,跟踪督办。对重大疑难复杂矛盾,由镇综治中心牵头协调,指定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共同化解。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完善“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群众首选调解率超96%,“遇事找调解、解纷靠大家”成为全镇共识。对已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压实“谁调解、谁回访”责任,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当事人满意度以及是否存在反复迹象,严防“调而不解、解而复发”,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 突出幸福导向,提升调解工作“温度感”。 在调解过程中,镇村调解员不仅依法依规,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表达诉求,更注重情理法的融合,关注当事人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修复,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先倾听、再共情、后引导,用真诚敲开人心,用智慧化解症结。截至目前,三街镇纠纷回访率和协议履行率达100%,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下一步,三街镇将持续深化“幸福调解”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深化综治中心与网格化融合,提升精准发现和前端处置能力,完善闭环管理机制,在流程优化、效能提升上再下功夫,加强调解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调出邻里和谐、调出社会平安、调出经济发展、调出人民幸福”的工作目标。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