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
“五一”假期,天津西站南片区(京津冀同城商务区一期)城市更新项目正加紧建设。 记者 张磊 摄
桩机起落、吊臂旋转、焊花闪烁,“五一”假期,天津西站南广场“站产城融合示范区”项目现场一派繁忙,不同区域的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火热建设场景随处可见,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提质增速。作为京津同城化、站产城融合发展的标志性项目,这里正加快打造集总部办公、特色主题商业、高端酒店、科技住宅于一体的立体式商业空间结构,建成后市民和游客可一站式完成“打卡”、逛街、休闲、游览、娱乐等出行规划。
半小时通达北京市区,40分钟到达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抵达雄安、保定、济南,车站1.5公里半径内有着约133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稀缺的优质土地资源……《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批复以来,以天津西站为原点,一片片现代化城市空间加速崛起,一批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高铁地铁化”的城市连通模式重塑时空距离,延伸新的发展触角,我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新门户,正通过京津冀同城商务区这个窗口逐步展现。
“按照市委、市政府以战略之举谋划推进站产城融合发展的工作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天津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优势、中心城区配套成熟优势、棚改释放土地空间优势,将站、产、城作为有机整体统一布局,大力推动高铁站、产业、城市深度融合、相互支撑、整体发展,以轨道交通流量持续赋能经济发展增量。”红桥区委书记李清表示。
枢纽赋能 以站带产天地宽
上午在北京,中午乘高铁回天津,晚上通过津兴城际列车赶到大兴国际机场——最近,天津西至北京大兴增开高铁列车,为京津通勤的商务人士增添了新选择。“地铁+高铁+飞机”的无感换乘,让这些商务人士少了路上的耽搁,多了干事创业的热情。
怎样进一步发挥“站”的优势,在协同发展中抢占先机?
正在加紧建设的天津西站南广场“站产城融合示范区”项目,让“站”的作用得到极致放大和充分释放。“项目整体规划了22万平方米的商业和办公载体,设计了连接项目商务办公区域和天津西站主楼的空中连廊,同时打通西站负一层出站口与商务区地下通廊,实现轨道交通和商务办公的无缝连接。”天津市同城城市更新产业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宇介绍。
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红桥区政府、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制定了天津西站片区交通改善方案,先行谋划启动一批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约5.4亿元,全面强化该区域交通配套和枢纽功能。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戴永康表示,随着以天津西站为核心的“站产城”一体化枢纽不断完善,同城化效应持续显现,这对于加快推进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打造“城市有界、生活无界”的产城融合样本和壮大都市产业能级、打造中心城区新增长极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大兴国际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的即将投用,空铁联运、“一步登机”出行场景将在这里实现,不仅能压缩旅客等候时间,提高京津通勤效率,也为天津西站打造离津“空中新门户”、京津冀地区航空集散“大通道”,形成没有机场的航空服务圈提供坚实支撑。
借势发力,京津冀同城商务区正通过一张布局合理、向上兼容的“空铁轨交”综合立体交通网,擘画着城市对外发展半径不断扩展的进阶版图,加快推动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流量”变“留量”。
项目汇聚 以产兴城活力涌
南运河畔,焕新升级的滨水大厦正以勃发姿态重回大众视野。“预计7月可以完工并具备入驻条件。”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天津研发基地项目建设负责人岳彩坤介绍。
该研发基地投用后,中煤科工集团位于河南平顶山的分支机构和北京总部部分研发机构都会迁入,还将引进更多数字化设计、智能技术与装备等方面的高端人才。“这里对接京津冀三地高校、企业等科研资源非常方便,区域内产业链一体化优势也很明显,会同中煤天津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材集团天津水泥院等,我们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技术支持,让研发设计‘如虎添翼’。”岳彩坤说。
怎样进一步明晰“产”的定位,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领下,我们聚焦‘三北’和高铁沿线地区,密集地‘走出去’寻求伙伴,重点推介高铁枢纽战略资源、区位优势及载体平台。”红桥区投资促进局局长周红波说,方案批复以来,一批央企二、三级总部相继落户,多家优质企业对商务区发展前景表达强烈兴趣与期待。
除了引来金凤凰,京津冀同城商务区的加速发展也推动区内既有企业持续壮大投资规模。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七研究所、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等纷纷建设综合实验中心、全国总部。红桥区发展改革委主任王永望表示,将进一步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牵引带动效应,引聚上下游产业要素成链成群、成龙配套,通过延链增效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动力和经济活力。
品质蝶变 以城聚人热气足
“五一”假期前,西北角特色街区IP形象新鲜出炉,并面向全网发出“姓名”征集令,一场有趣的头脑风暴吸引了诸多海内外网友踊跃参与。
源文化、天津味、烟火气、时尚范,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发现,红桥变得更美了,好看好吃好玩的项目更多了。到桃花堤、南运河,来一场亲近自然的City Walk;在西北角大快朵颐,感受独特的风土人情;走进平津战役纪念馆、三条石历史博物馆,体悟革命薪火、工业遗存穿越时空、古今遥望……一处处可感可及、可亲可近的城市风景串联起红桥的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与生活之乐。
怎样进一步提升“城”的品质,持续实现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
聚焦发展需要和群众需求,建设好人民城市是关键。红桥区从百姓关心关注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入手,持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从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到医疗水平提档升级,再到生态环境的精致雕琢,一幅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民生画卷,正在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徐徐展开。
今年年初,来自河北邢台的袁冰冰选择在天津西站旁的誉河院项目置业安家,成为一名新天津人。“除了紧邻高铁站通勤特别方便以外,周边环境也非常好,而且区里有好学校、好医院,以后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不用操心。”
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兼具舒适和便利的热土,正以独特的气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这里扎根奋斗。
“我们坚持‘以站带产、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一体推进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站点建设、适站产业发展和城市服务支撑,不断推动‘轨道协同’向‘产业协同’升维升级。”红桥区区长陈宇表示,以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为纽带,海量资源要素汇聚成强大合力,推动站产城深度融合,一个看得到历史新生、触摸得到发展脉搏、听得到鸟语虫鸣、感受得到城市温度的美好生活空间正大踏步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