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关键一环。鹿城区七都街道以吟州村、前沙村为实践样本,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连片共富发展新路径。本专栏聚焦“双村实践”,深入剖析其在产业升级、基层治理、生态文旅、人才引育四大核心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通过系统总结七都街道抓融合、促振兴,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这“三大差距”的生动实践与宝贵经验,旨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可借鉴的“七都方案”。
村屋外墙涂上多彩艺术颜料,乡间小路整洁宜人,麦浪中传来孩童嬉戏的笑声……漫步在鹿城七都的田间地头,宛如人在画中游。这座风景如画的文旅岛屿,有着深厚的侨乡底蕴。七都是浙南著名侨乡,迄今有3万余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分布在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几乎“家家有侨胞,人人是侨眷”。一直以来,七都以“侨”为纽带,汇侨智、凝侨心、聚侨力,携手侨胞侨企抓融合、促振兴,全力缩小“三大差距”,走出一条“侨助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七都街道前沙村大榕树下的走秀场
以侨智兴业,激活产业振兴“动力源”
“十一”长假期间,面对各大景区“人山人海”的场景频频登上热搜,不少向往悠闲宁静的市民,将目光投向了身边的乡村。
国庆期间,一家名为“谷子里”的餐厅格外忙碌。这家由加拿大归侨胡鹏飞回乡创办的田园生态餐厅,引入生态研学、木艺手作等专业儿童教育内容,形成集亲子体验、手工制作、采摘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农场,在假期吸引了许多自驾游客,日均客流量约200至230人,是平日的1.5到2倍。1984年出生的胡鹏飞曾在加拿大生活9年,回国后一直从事外贸行业。在多年全球参展、拜访客户的过程中,他见识到许多富有特色的园林设计。2017年,带着这些海外见闻,胡鹏飞与朋友一起来到七都创办了“谷子里”,在家乡探索发展“新路子”。“得益于政府的规划与建设,七都岛与城区的交通越来越便利,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为城市快节奏生活提供一片世外桃源。”胡鹏飞表示,“同时,我也希望以自己返乡创业的经历,帮助更多侨胞了解温州新貌,找到投资创业的切入点。”

谷子里生态田园餐厅
像胡鹏飞这样的侨青创客,在七都还有很多。近年来,七都着力打造“侨韵”街区,通过整合侨乡闲置农地、非遗文化等资源,为侨青发挥才智、创业创新“搭桥铺路”。在街区的“侨助共富”板块,汇集了由阿联酋华侨邓卫东投资近千万元打造的“鹭野星空”营地、意大利归侨吴月云打造的环抱360度河网与田园景观的“暖房民宿”等特色侨商店铺,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75%。
以侨心相联,搭建文化交流“友谊桥”
在温州话里,“走归眙眙”意为“回家看看”,这也是许多温州籍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心愿。
法国侨领陆焕斌曾在法国生活近30年。在此期间,他注意到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许多华裔青少年因缺乏中文语言环境,对故土的人文历史了解不深,缺乏对祖国的认同感。“我出生在温州,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因此希望打造一个促进国内外新生代交流的场所,既帮助国内孩子拓展国际视野,也让‘侨二代’‘侨三代’看到温州乃至祖国的发展,从而爱上这里,把家乡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基于这一理念,陆焕斌租下七都前沙村的一间农房,打造了一家融合法国浪漫风情与七都本地景色的法式餐厅,这家餐厅不仅聘请了当地村民,为侨胞侨眷和周边村民创造就业岗位,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阵地。“华文教育(中法)云端交流会”“海豚聊天室”等活动都在此举办。他希望客人在品尝地道法国美食的同时,能成为中国文化与本土非遗的体验者和传播者,将这些文化瑰宝带向世界。
此外,陆焕斌还创建了“温小侨”研学基地,整合“侨韵”街区内青少年海外传播中心、青科自然历史博物馆、芳草地研学基地等文化资源,举办“温小侨”国际结对、留守儿童夏令营、中华文化交流等活动,为青少年搭建跨越地域的友谊桥梁,厚植家国情怀。
“温小侨”国际结对夏令营团队来到温州市建设小学七都分校体验非遗文化
据悉,七都一直依托商会与侨联,广泛动员新老岛民挖掘海内外创业创新故事,收集珍贵藏品,守护乡愁记忆,并通过“海外传播中心”平台推出“慢游七都”系列短视频,成功塑造“七都慢”文化品牌,向全球生动展示七都的独特魅力。视频已吸引海内外超10万人次观看,显著提升了七都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推动文化认同与交流合作。
聚侨力共治,绘就乡风文明“同心圆”
七都深入挖掘乡亲侨胞的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凝聚侨心,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侨胞文化,汇聚更多侨胞力量关注并参与家乡建设,共绘乡风文明“同心圆”。
吟州村老年食堂
从七都高速收费站驶出的司机,总能在吟州村的主干道旁看到一座爱心慈善亭。无论寒暑日夜,它始终如一地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座名为“晚晴亭”的公益阵地组建了百人志愿团队,在海内外侨胞、侨眷的慷慨捐助与亲身参与下,不仅三十余年如一日坚持“夏施伏茶,冬施热粥”,还在节假日慰问困难侨眷、消防队员、环卫工人等群体,并承接“温医惠侨”项目、开设老年食堂,为留守老人提供家门口的健康义诊与爱心送餐服务。小小一座慈善亭,联系着千万海内外家庭,留住了浓浓乡情,涵养了文明乡风。
从侨青创客的生态农场到中外文化交流的友谊桥梁,从慈善亭的温情服务到“慢游七都”的文化品牌,这片土地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将侨乡特色转化为共富动能,让乡愁与时代共鸣,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侨助共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