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直接在电脑操作帮我调出了前几天拍的CT,手机上也可以查阅电子版,看病就医全程免带胶片,轻轻松松!”
这一幕发生在广州 医保影像云索引 上传共享试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市民黄女士因颈椎病在老家医院检查后,根据医生建议进一步前往该院就诊。因为行程匆忙忘带胶片,黄女士本以为会像以前一样,又需重新拍片检查,费时费力。然而,南方医院医生在了解病史后,轻松调阅了她近期在省外医院的CT检查影像,迅速拟定了治疗方案!
基于国家医保影像云索引“铺路架桥” 打造“ 路路通 ”的广东影像云节点
今年以来,为有效解除广大患者重复检查费时、费力、费钱的痛点问题,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广东省医保局会同省卫生健康委共同建设 广东影像云平台 ,统一接入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组织多家三甲医院先行开展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试点工作。
试点医疗机构按照国家医保局《“医保影像云索引”方案》,对影像数据进行标准化索引编码,使每份影像检查有了“专属身份证”,可供未来进一步的授权、共享、追溯和拓展应用。
依托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块,通过“同平台、同标准”,形成统一的广东影像索引共享节点,将在多层面发挥节点通路作用: 一是 畅通连接跨区域影像资源。广东作为医疗高地,享有丰富的医疗资源,也将作为全国医保影像云的重要节点,将优质的广东医疗资源向全国赋能。 二是 畅通广东参保人个人影像档案的查阅途径。参保人就诊后可在手机上查阅本人影像信息,个人健康状况随时“掌握”。 三是 通过完善和应用医保影像索引标准,将进一步助推广东云存储、云计算等行业深化发展,加速数字化医疗影像技术的深层应用。
云端随时可查“一人一就医影像档案” 诊疗中自动提醒医生有可互认的检查项目
根据国家医保局《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要求,广东将数字影像处理、上传与云存储纳入了放射检查的价格构成,推动医疗机构将影像检查结果上传至云端。
参保人在试点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检查后,系统将自动生成相应云端影像档案空间,当前往其他试点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经授权核验,医生可立即调阅已接入医保影像云医院上传的参保人近期电子影像资料。市民黄女士的接诊医师也深有感触,“通过广东影像云平台调阅影像来诊断,精准度也比传统胶片更高。患者带来的胶片有时看不清楚,在电脑上打开的电子影像可以清晰看到更多细节,还方便放大缩小等操作”。
对于省内符合互认要求的检查检验影像,广东影像云平台还会通过医生工作站自动提醒医生进行调阅。当次诊疗过程中,医生继续开具符合互认要求的检查检验项目时,系统进一步提醒“重复检查检验”。如医生评估仍需开单复查,则需在系统填写理由说明,并接受相关部门后续监管。
异地影像数据“预推送”至就诊医院 “数据提前跑”减少调阅等待时间
为保障试点医疗机构跨机构影像资料调阅的顺畅进行,特别是解决异地就医患者影像调阅的时效,广东创新性地建立影像数据打包预推送机制,依托“广东影像云平台”分布式调度和存储,通过智能预约和主动推送技术,实现异地影像数据的快速调阅。
当参保人通过“ 粤医保 ”小程序查看个人影像档案记录时,系统将关联其近期检查检验记录,并弹出影像档案授权推送的建议选项。患者只需授权同意,平台即可提前将影像资料打包推送至就诊医疗机构相应影像存储节点,大幅减少参保人就诊调阅等待时间。
截至目前,广东全省已有广州、深圳等市 208家 定点医疗机构开展试点,按照国家医保局《“医保影像云索引”方案》,向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上传影像云索引记录 超过1045万条 。下一步,广东将严格对照国家医保局技术规范,推广全省更多的定点医疗机构接入国家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支持参保人更加安全、规范、快速地调阅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