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部署
重点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预冷设施、冷链集配中心及产后处理能力,优化产地冷链物流网络
市场增长
2024年冷链物流市场表现强劲,新能源冷藏车销量达21368辆,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趋势明显
未来展望
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推动网络下沉,地方政府通过“冷链园区+产业带”模式助力企业发展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农业农村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就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预冷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以及产后处理能力建设作出部署。
产地是生鲜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最先一公里”。近日发布的《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明确,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在产地,重点支持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表示,“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部持续推进产地冷链物流网络建设,支持家庭农场等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新增库容超过9800万立方米,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打造链接城乡农产品流通的关键枢纽;建设培育一批具有仓储保鲜、初加工等能力的产地冷链集配中心。
雷刘功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强化全链条协同融合。正在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重点就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预冷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以及产后处理能力建设作出部署,持续优化以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为基础支撑、产地冷链集配中心为综合服务平台、区域性骨干冷链物流为关键枢纽的产地冷链物流网络。
业内人士表示,产地冷链物流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将为冷藏保鲜设施、冷链运输车等仓储、物流、加工等产业链各环节带来利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冷链物流总额为2.21万亿元,同比增长4%。一季度,冷库项目资金投入87.46亿元,同比增长9.42%,新能源冷藏车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
有研究指出,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也面临区域发展失衡(东部冷库容量占全国比重高,西部较低)、部分环节“断链”、能耗成本高等挑战。未来预计头部企业通过并购整合,推动网络覆盖下沉;中小服务商依托专业化服务切入细分赛道;地方政府通过“冷链园区+产业带”模式,降低企业落地成本。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具备全链路服务能力的企业将占据主导地位。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