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安阳市按照市委、市政府“事前谋精彩、事中保安全”和“更聚焦、更市场、更具体”要求,紧贴春夏之交季节特点和“五一”假期游客需求,提前谋划部署,优化产品供给,强化服务保障,丰富游客体验,推动安阳文旅出圈出彩。央视等主流新闻媒体多次予以宣传报道。“五一”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680.79万人次,旅游收入452421.87万元,再创同期历史新高,实现了假期“市场繁荣、秩序良好、安全稳定”的预定目标。
一、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旅游指标迭创新高
为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安阳 市融合“文化、山水、美食、亲子、红色”五大主题,精心策划推出“历史文化深度游、自然风光休闲游、亲子研学趣味游、红色精神传承游、周易文化探秘游、短途微度假组合游”等六条特色旅游线路。“五一”假期, 安阳 市殷墟博物馆、殷墟景区、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古城仓巷街、县前街、西大街、岳飞庙、万泉湖等各个景区景点游客爆棚,全面开启“人从众”模式。红旗渠景区游客连续多日超过3万人次,殷墟博物馆游客单日突破2.5万人次,殷墟景区(不含殷墟博物馆)单日营业收入突破100万元,太行大峡谷等景区各项指标也不断刷新同期记录。红旗渠景区、殷墟博物馆先后发布了游客限流公告。文旅市场的火热直接带动了全市餐饮、住宿、文创等行业繁荣发展,据监测,五一假期,全市重点餐饮企业营收比节前增长131.29%,住宿企业营收比节前增长183.84%,万达、喆啡、全季等重点酒店,以及“红旗渠人家”精品民宿等连续多日入住率达到或接近满员;文创单位营收比节前增长1203%,其中殷墟博物馆单日文创收入达到41万元,再创历史新高。
二、殷商文化魅力彰显,文化地标更加闪亮
殷墟片区以“商朝奇遇记”为主题,精心策划并成功实施了系列特色文化演艺活动。殷墟博物馆、殷墟遗址、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洹河月亮岛、殷墟王陵多点联动,创新推出实景演艺、互动体验和多元讲解服务等,央视《新闻联播》重磅宣传报道。殷墟景区推出数字化沉浸式体验项目《再现·大邑商》,通过虚拟现实(XR)、裸眼3D等技术,让游客化身商朝将士参与历史战役,或与妇好等传奇人物互动,开启一场跨越三千年的时空对话。 殷墟博物馆南广场举办《妇好出征》《玄鸟生商》《商韵千年·礼乐华章》《殷商之缘》等精彩演艺。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举办《狂欢派队》《百乐门回忆录》《旗袍秀》、国潮音乐会、魔术秀等,全天精彩不断。大型实景演艺《洹溯·大邑商》持续震撼演出,游客乘坐游船穿越时空,领略殷商繁华盛景。大型精彩的无人机表演燃亮洹河夜空,成为游客夜间体验文化盛宴。殷墟旅游片区成为假期赴安游客热门选择,“到中国旅游必到殷墟参观,看中华文化必看甲骨文字”成为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共识。
三、文旅活动丰富多彩,旅游演艺亮点纷呈
为丰富游客假期体验,“五一”假期,全市共安排各类文旅活动159项,其中文化活动71项,旅游演艺88项。林州市太行·红日演艺小镇全新推出的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以巍巍太行作为天然背景,数字特效与灯光交相辉映,呈现了震撼心灵的视觉盛宴,一经推出便收获游客热烈反响,节日期间场场爆满,填补了太行山大型实景演艺的空白,成为我市继《洹溯·大邑商》之后又一张靓丽演艺名片。安阳古城仓巷街、县前街、西大街等地准备了“春日有信·百花有约”非遗互动戏剧、“簪花少年”古城快闪等特色活动。红旗渠景区推出了红旗渠短剧、劳动体验、铜人巡游、机器人互动等。太行大峡谷因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宣传,人气指数迅速提升。景区适时推出花棍舞、踩高跷等非遗表演项目、峡谷剧场等演出,丰富了游客的出行体验,让游客在欣赏壮美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精彩的文化盛宴。殷都区马氏庄园每天定时上演的《马氏家训》《马丕瑶审簸箕》《丁戊奇荒:解州施粥记》《马吉森售粮》等情景剧,5天假期累计演出60场,场场爆满,吸引游客观看上万人次。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每日上演《招贤纳士》《运筹帷幄》情景剧,还原三国军政场景,演员与游客互动演绎,单日观演超1500人次。汤阴县岳飞庙景区开展了《操练岳家军》《岳母刺字》《还我河山》《小重山》等7项大型情景演出活动,羑里城开展了《降龙十八掌》《渭水访贤》《至孝伯邑考》等6项情景剧演出活动。万泉湖景区对演艺节目进行了提档升级,舞蹈《开门迎宾》《贞人灼甲》和主剧《爱在殷商》《淇淅之恋》受到游客欢迎。
四、文博旅游持续升温,文博产品推陈出新
“五一”假期,中国文字博物馆推出了“拾趣方块字——青少年教育体验展”、“天雨粟——仓颉纪念遗迹图文展”等,其中“拾趣方块字——青少年体验展”,运用实物展示、图像资料、互动模型和游戏等手段,生动呈现了汉字的形成、演变及其无穷魅力,为青少年带来具有探索性、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博物馆学习体验。殷墟博物馆创新推出“跟着馆长看展览”活动,设立文创市集,博物馆的文化感染力和辐射力进一步彰显。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五一”假期特别推出的“映照魏武”三国文化沉浸游,开场迎宾舞、盘鼓舞+敬拜曹公仪式、傩舞及“运筹帷幄”“三国巡游”等实景演艺活动,让游客收获穿越三国的独特体验,深刻感受曹魏文化精髓。安阳博物馆举办“我在安博画文物”“安博考古坊”“玄鸟生商”VR沉浸展等,吸引众多游客到博物馆学习体验。“五一”假期,有文化必安阳,博物馆打卡旅游,成为游客的时尚选择。
五、回归自然受到追捧,乡村旅游成绩斐然
“五一”假期,走进乡村,亲近自然成为众多游客选择。汤阴小河村、部落村开展了“五月飞花季,美丽乡村游”系列文化活动,举办《芳华》等系列情景剧表演,成为“五一”假期网红爆点,累计吸引游客超过8万人次。林州市止方村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在民间手工艺展示区,传统糖画艺人现场制作糖画,糖浆在石板上瞬间凝固,化作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香甜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引得众多游客尤其是小朋友们纷纷驻足观看,不少人还亲自参与制作,在体验中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收获了满满的乐趣。林州市高家台村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写生创作。“五一” 期间,来自各地的画家、美术院校学生齐聚于此,支起画板,用画笔描绘高家台村的山水美景、古朴村落。游客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看艺术家们的创作过程,感受艺术的魅力,还能参与简单的绘画体验活动,在山水间留下自己的创作痕迹。据不完全统计,“五一”假期全市乡村旅游人数达到110万人次,成为全市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注入了强劲动力。
六、旅游要素保障有力,服务品质全面提升
“畅行安阳”工作专班着力解决重点景区和重要点位畅行问题,督促制定重点县区、重点区域交通保障方案,增派警力,加强景区周边交通疏导和巡逻管控。推进市、县(区)两级公共机构对外开放免费停车位5461个,积极拓展停车资源,五一前夕,新增车位1000余个,有效缓解了旅游高峰停车难问题。“美味安阳”工作专班多种形式做好假期餐饮保障。以仓巷街、县前街等古城街区为重点,更新了街区餐饮业态布局,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美食体验。“文创安阳”工作专班组织全市景区、博物馆增加文创产品种类和数量,增设文创集市、文创夜市,推出系列特色文创产品,殷墟文化元素的“玉龙玉凤随身镜”“玄鸟梳”等限量文创上线即火爆,甲骨文书签、安阳城市冰箱贴等以甲骨文、城市标志性元素设计的产品,成为游客热衷购买的“文化伴手礼”。“美宿安阳”工作专班通过发布倡议书、上门指导等形式,加强宾馆酒店民宿行业自律,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水平。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假期住宿行业监测和价格、食品卫生监管,保障假期住宿需求,确保游客住的舒心、放心、暖心。“乐游安阳”工作专班围绕殷墟博物馆等重点景区讲解和志愿服务需求,组织乐游安阳志愿者参加服务,疏导人流,维持秩序,解答游客疑问。“演艺安阳”工作专班围绕我市殷墟片区、古城片区、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万泉湖景区、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岳飞庙、羑里城等重点景区,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沉浸式、互动式演艺活动,假期演艺活动好戏连台、惊喜不断。
七、狠抓假期安全生产,文旅市场平稳有序
坚持极限思维和底线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牢假期文旅安全底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现场调研督导假期文旅安全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殷墟旅游片区、汤阴县梦幻谷景区、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等重点区域,现场调度指挥。市文广体旅局由县级干部带队,组织5个督导组,每天深入县(市、区)督导检查文旅市场安全生产工作。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商务、市场监管、文物、消防等部门也分别开展旅游包车、特种设备、重点场所、食品卫生、文物保护等安全检查。各县(市、区)认真落实属地责任,组织召开了行业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会,围绕A级旅游景区,星级宾馆、旅游民宿、旅行社、公共文化场馆(所),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五一”假期,全市文旅整体平稳有序,未发生重大投诉和网络舆情,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责任编辑: 张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