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的攻坚战中,榕江县以“人防织网、技防赋能、文化浸润”为抓手,构建起立体化森林防火体系,守护苗侗大地的青山常绿。
一是责任压实,织密群防群治“安全网”。 创新推行“乡镇干部+村干部+护林员”三级联动机制,在森林防火关键期,全县超半数乡镇干部下沉一线,与护林员组成“防火先锋连”。尤其在清明等重点时段,这支队伍化身移动“防火墙”,通过驻点值守、动态巡查,在林区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二是全域覆盖,奏响多元宣传“协奏曲”。 构建“立体式”宣传矩阵,在林区主干道镌刻45条永久性标语,悬挂488条醒目横幅,让防火理念深入人心;针对多民族聚居特点,各乡镇精心制作52部涵盖侗语、苗语、水语等方言的短视频,以祭祀用火、农事防火等鲜活场景为素材,收获60万+播放量;依托“大喇叭早中晚三播、院坝会夜间宣讲、鸣锣喊寨全覆盖”的传统模式,将防火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三是薪火相传,筑牢校园教育“防火墙”。 县教科局创新推出《苗侗清明更“清明”》特色宣传视频,实现3500余次转发、8.5万次播放的传播佳绩。组织167所学校开展主题班会3700余场,发放7.4万份告知书,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辐射效应,让防火意识在校园生根发芽。
四是流量赋能,激活明星效应“新引擎” 。借力“村超”体育IP,邀请本土球星录制4部公益短视频,以15万+的播放量将防火知识融入大众视野。通过体育明星的示范带动,实现森林防火宣传的破圈传播,让生态保护理念成为全民共识。
五是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监测“千里眼”。 构建“人防+技防”双轮驱动模式,在重点区域部署瞭望塔和智能监测系统,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置。15台太阳能语音广播在进山要道“全天候站岗”,用温馨提示为进山群众筑牢安全防线,让科技力量成为守护森林资源的硬核支撑。
通过多维举措并行,榕江县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让森林防火意识融入苗侗文化血脉,为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