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圣灯镇依托“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红色资源及载体,做深做实“红色文章”,着力提升退役军人工作质效,充分激发退役军人作用发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资源整合,倾力构筑功能型“红色堡垒”。 先后投入资金12万余元提升服务站阵地建设,全新打造退役军人之家,深度植入“伟人足迹”“红色工业”“石油精神”等本地红色元素,打造出有温度、有特色的“红色阵地”,累计开展退役军人各类咨询服务1100余人次。立足“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红色教育作用优势,结合辖区内及毗邻旅游资源分布,拓展镇村服务站“驿站”功能,助力当地“红旅融合”发展,协助承接前来纪念馆开展现场教育的各类团体16个,为游客提供休息、咨询及线路指引等服务1.6万人次,发放旅游宣传册8000余份。
着眼效能提升,有力彰显精细化“红色服务”。 优化完善“镇班子成员+服务站工作员+网格员+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员”“四员共访”常态化联系机制,结合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活动组织全覆盖联系走访。为21名退役军人推介岗位并实现就业,帮扶4名退役军人创业发展,化解矛盾纠纷26件,累计发放慰问金(品)8万余元。针对106名重点优抚对象、困难退役军人建立“一人一档”、制定“一人一策”,发放“红色服务连心卡”,“一对一”做好服务保障,开展各类上门服务560余人次,将12名困难退役军人纳入低保救助兜底,为15名临时性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申请关爱帮扶基金4万余元,协调解决住房隐患、医疗报销等问题26个。
汇聚人才动能,着力打造多领域“红色先锋”。 甄选一批政治坚定、责任心强的转业军官(士)充实党政机关干部队伍,培育一批有为民情怀、发展潜力的“兵支书”助力乡村振兴,集结一批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退役军人壮大基层志愿服务力量,推动形成退役军人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实践基层的发展模式。镇政府干部职工中退役军人占比33%,中层以上干部中退役军人占比达60%,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退役军人占比57%,85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参与全镇环境治理、疫情防控、平安建设、防灾减灾等志愿服务500余次,协助开展退役军人走访联系、困难帮扶、矛盾化解等活动150余人次。
丰富宣讲内涵,聚力加强全方位“红色引领”。 构建镇、村(社区)、网格“1+7+n”的三级宣讲体系,形成镇领导带头讲、“兵支书”示范讲、退役军人工作者互动讲“三讲”模式,实现走访慰问、理论宣讲、政策宣传“三融合”,把讲台搭到退役军人家门口,将党的理论政策送到服务对象心坎上。遴选老英雄、老功臣、老模范等优秀退役军人典型组建红色宣讲队,广泛开展国防教育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邀请党校、党史地方志部门专家及隆昌气矿老职工亲历者讲述“伟人足迹”“石油精神”,唤醒“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组织“院坝会”“座谈会”150余场,发放政策宣传册5000余份,推送相关政策186条;开展各类红色宣讲30余场, 参与宣讲活动的 退役军人、群众及学生达3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