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我市农业经济稳健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呈现“总量提升、增速加快”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15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50元,同比增长6.4%,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区0.7和0.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上年同期的2.87降至2.84,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收窄,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领跑全区。
为重点保障农村大龄劳动力和低收入人群务工,今年我市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建立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劳务工作机制,强化有组织、定向化、技能型劳务输出。泾源县通过“政府+劳务公司+用工企业”模式,定向向福建厦门、浙江宁波输送电子装配、家政服务等岗位劳动力2000余人,其中农村大龄劳动力占比超60%,不少务工人员月收入稳定在4000元以上。前三季度,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31.4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4336元,同比增长7.2%,占可支配收入比重40.1%。
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313.98万亩的基础上,我市聚焦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让冷凉蔬菜、食用菌、肉牛养殖等产业成为农户增收“引擎”。彭阳县依托“彭阳辣椒”国家地理标志,设施辣椒与露地辣椒种植总面积超3万亩,通过“合作社+电商+商超”模式,产品远销西安、成都等地,前三季度销售额突破3亿元;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发展菌菇产业,种植香菇、竹笋等,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并让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此外,全市还依托餐饮系列博览会平台,组织190余家参展企业赴北京、广州、苏州等地开展农特产品展销,畅通了冷凉蔬菜、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4364元,增长5.5%,占可支配收入比重40.3%。
针对过渡期问题整改和收官攻坚任务,我市加大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两项补贴、兜底性民政救助保障力度,同时推进“以工代赈”和公益性岗位安置。全市新增公益性岗位2200个,用于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村级养老服务等。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106元,增长6.6%,占可支配收入比重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