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是 精准建档,建立古树 “数字身份档案” 。 为实现古树名木 “底数清、情况明、管理精”,即墨区以“摸清家底、精准施策”为核心目标,全面启动古树名木普查与建档专项工作。由区自然资源局牵头,联合各镇街组建专业普查队伍,对辖区古树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确保不漏一株、不落一处,构建“一树一档”完整信息体系。目前,全区已完成 260 株古树名木的建档“落户”,为每株古树编制专属“身份编号”,并全部录入古树名木数据库管理系 统,实现从 “纸质档案”到“数字化管控”的升级,为后续精准保护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二 是 精细养护,构建古树 “长效管护机制” 。 坚持 “动态巡查 + 精准施策”,组建专业养巡护队伍,每月定期开展古树动态巡查,实时掌握树木生长状况,重点排查病虫害、枝干断裂、土壤板结等安全隐患,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处置。针对不同古树的生长特性与需求,量身定制“一树一策”养护方案,为古树营造良好生长环境,切实保障古树“老有所养、长势稳定”。
三 是 科学复壮,助力衰弱古树 “重焕生机” 。 针对部分受病虫害侵袭、生长环境恶化导致长势衰弱的古树,强化 “科学救治、精准复壮”理念,联合青岛市园林和林业局专家团队,每年对生长势弱的古树开展集中“会诊”,逐株分析衰弱原因,制定个性化复壮方案。近三年来,全区已成功救治 40 余株衰弱古树,其中 2 株感染重病的一级酸枣树经复壮后重新抽芽展叶,再度展现蓬勃生命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