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理工临平校区团队打造志愿者“小梧桐”战袍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5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启幕 浙理工临平校区团队打造志愿者“小梧桐”战袍 发布时间: 2025-11-07 09:31 来源: 今日临平

本报讯 (记者 杨荣 贾延宗 通讯员 陆宇岑)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11月6日至11月9日在桐乡乌镇举行,909名身着统一服装的志愿者“小梧桐”成为大会的一大亮点。

这份惊艳背后,是教育部特聘教授长江学者、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崔荣荣教授领衔的临平校区团队的匠心之作。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青春名片”,“小梧桐”的服装设计始终肩负着文化传递的使命,团队历经近半年深耕,将中华传统文化、浙江地域特色与互联网精神精妙融合,让每一针每一线都成为文化表达的载体。

志愿者出征仪式上,三款服装惊艳亮相。 浙江日报 倪雁强/摄

在浙江理工大学临平校区服装学院的工作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三款志愿服装的样衣。服装以蓝色为主基调,既呼应了“互联网蓝”的科技属性,又暗含乌镇水乡“乌青”的地域韵味,经过反复调校的色彩饱和度,让着装既沉稳大气又不失青年志愿者的蓬勃朝气。崔荣荣教授介绍,两款女装的设计中包含了白莲塔、乌篷船、良渚玉鸟等地域元素与数据流线条、芯片等互联网符号,别致又富有深意。女款志愿者服装以上身白色衬衫搭配中式立领斜襟外套,门襟曲线反复推敲,挺括有型。下半身蓝色中式褶裙轻盈飘逸,裙身同色系定位提花由团队自主设计,暗藏江南水乡、亭台楼阁的意象;女款礼仪服装则以旗袍为基底,外搭简约外套,旗袍胸前绣有同色系玉鸟,掐丝工艺制作的纽扣呈玉鸟造型,十分精致。男款志愿者服装为中国风西装样式,白色衬衫搭配蓝色立领外套与长裤,整体端庄利落。

“设计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要展现中国风格、浙江特色,又要凸显乌镇地域文化,打造有中国特色的时尚表达。”崔荣荣教授道出设计初心。为了平衡“文化表达”与“场景适配”,团队曾陷入两难:既要让传统文化元素鲜明,又不能过于夺目,需与大会整体氛围、水乡环境自然融合。“比如为什么用数码印花而非复杂传统手工技艺?就是为了控制视觉强度,让服装既能传递文化,又不会在服务场景中显得突兀。”崔荣荣教授说道。

今年6月接到设计通知后,团队便开启紧锣密鼓的工作,放弃了暑假休息。“手稿修改次数早已记不清了,多是细节的反复打磨。比如外套门襟曲线修改可能要出6个方案对比,改着改着又发现领子需要调整,又要出多个方案。”崔荣荣教授回忆,直到8月,设计稿才正式通过政府认可,进入样衣制作环节。“批量衣服和样衣哪怕有一丝偏差都不行,比如女款礼仪旗袍的省道,毫厘之差就会影响整体版型。”样衣制作前期,团队与多家工厂反复对接,测试刺绣精度、印花效果,以及面料的保暖性、抗皱性,确保服装既美观又能满足志愿服务的实用需求。

在早前举行的志愿者出征仪式上,“小梧桐”们身着战袍亮相。团队成员、浙江理工大学临平院校服装学院专业教师郝继旭感叹道:“看到成果在现场展示,得到领导认可和志愿者们的欢呼掌声,我的内心满是成就感与感动。”

然而,这份认可并非偶然,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长期深耕浙江时尚产业,在人才培养与活动服务领域经验丰富,此前崔荣荣教授还曾为2014年APEC会议设计领导人服饰,并入选“种子样衣”。

“‘小梧桐’是峰会的重要名片,服装则是他们的外化形象的载体。我们希望通过传统与时尚结合的碰撞融合,把‘小梧桐’塑造成传递中国文化的使者,让海内外嘉宾透过这套‘文化战袍’,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底蕴与浙江的创新活力。”崔荣荣教授表示。

分享到: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