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一曼片区?

发布时间:2025-10-13 浏览次数:12

9月28日,宜宾高新零碳产业园Zpark拟实施建设的26个项目开工,标志着宜宾高新区逐梦零碳新赛道由此迈出实质性新步伐。

近年来,宜宾加快建设宜宾高新零碳产业园,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抓投资、促发展”决策部署,推动实现“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宜宾作为长江首城守护好这一江清水的上游担当,更是面向未来进一步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近期拟实施26个重点项目

从城北新区组团出发,沿一曼大道向西,沿线10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宜宾高新区一曼片区,这里也是宜宾未来的一曼新城。

这是以抗日英雄赵一曼名字命名的热土,是宜宾高新零碳产业园的核心载体。

据介绍,宜宾高新零碳产业园近期拟实施重点项目26个。其中,绿色产业类项目8个,建成后将初步形成绿色产品“零碳造”产业链;能源供给类项目9个,建成后将显著提高能源绿色占比,实现绿电可溯源、零碳有支撑;绿色管理类项目3个,建成后将形成新型电力系统智慧大脑,实现碳足迹可追踪,能碳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类项目6个,建成后将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空间,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作为四川省首批试点建设的零碳工业园区,宜宾高新零碳产业园一直备受瞩目。此次开工建设的项目集中在智能制造、低空经济和新材料等领域,其中包括MOVA扫地机及工业自动化、傲视MF等系列核心产品全国生产总部等项目,再一次拓宽了宜宾绿色低碳产业“朋友圈”。

为什么选择宜宾高新区?

麦悦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小田说,这是长江首城宜宾与长江入海之畔苏州跨越千里的产业握手。宜宾这片土地蕴含着无限动能。从项目洽谈初期的政策解读,到选址落地的协调服务,再到筹备阶段的全程帮办,宜宾市委、市政府和宜宾高新区用“全流程护航”的贴心服务、“钉钉子”的务实作风,让企业坚定了信心,让合作蓝图快步走向现实。

“碳中和已成为一场引领社会深刻变革的伟大征程。”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川藏区总经理刘彦春在发言中表示,“宜宾作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制造基地,有着丰富的工业场景,我们将携手伙伴,打造更多光储充样板,助力更多企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共建绿色美好未来。”

以绿制绿: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相较于传统工业园区,零碳工业园区并非简单的“无碳排放”场所,而是通过全流程绿色管理实现“碳收支平衡”的工业载体。广州赛宝认证中心刘洋对此打了一个比方,就像给园区装套“碳管家”系统:通过节能技术减少“碳支出”,通过绿化固碳增加“碳收入”,最终实现账本平衡。

能源,则是零碳工业园区的生命线。近年来,宜宾高新区锚定“一蓝一绿”产业新赛道,按照“选好赛道、找准伙伴、建好集群”的发展思路,持续建圈强链、深耕配套,在高捷园率先建成了光伏全产业链生态圈,宜宾由此成为全国光伏产业链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通过探索多元化光伏应用场景,从厂房屋顶到工厂围墙,从一排排路灯到绿化边坡,从“光伏+农业”到“光伏+交通”,再到“光伏+建筑”……目前,宜宾高新区光伏装机量在420MW以上。

“我们聚合上游多个径流式水电站,建成装机规模232.6MW的微电网一期工程,年可直供纯绿电10亿度。”宜宾高新区管委会发改局工作人员何涛表示,外贸企业“高新制造”产品很大部分要走向国际市场,竞逐国际舞台。“我们这套绿电直供系统是全国首例,而且是符合欧盟标准的绿色微电网,让企业出口的产品全程可追溯碳足迹。”何涛说。

“宜宾高新区高标准打造零碳产业园,四川能源发展集团积极配合,将宜宾径流式水电、光伏、气电和凉山绿电、周边绿电逐步引入,创新构建并网型绿电专网。”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副董事长牟俊说,将继续发挥行业、专业优势,助力宜宾高新区乃至宜宾市打造形成电源充足、电网坚强、质量优异、价格合理、管理智能、绿电全程可追溯的零碳智能电网,为宜宾产业升级夯实能源基础保障。

截至目前,宜宾高新区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占比91.59%,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0%,新建工业建筑实现100%绿色建筑……这一连串数据的背后,清晰映射出宜宾高新区从“绿色能源”到“绿色制造”,再到“绿色应用”正向循环的发展路径。

以宜宾高新零碳产业园Zpark重大项目开工为契机,宜宾高新区进一步以绿色能源支撑绿色制造,构建绿色能源体系、开展循环化改造、集聚绿色低碳产业、建设智慧能源系统、打造绿色应用场景,立足四川地方电网,加快推动实现跨区域绿电协同,在一期每年10亿度绿电供应量的基础上,实施二、三期工程,最终达到每年能够供应约50亿度绿电的绿色能源体系,构建起完备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产业与生态协同,打造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为核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场景,打破国际壁垒,推动园区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在欧盟市场上获得更多竞争优势,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多支撑和保障。

片区规划:高水平产城互动

开工当天,现场展板前集聚了近百名前来观看的当地群众,大家最关注的是片区规划图。

“这个地方就是我原来的老房子,将来要建成邻里中心。这样,一曼片区和城北新区就连接起来了,实在太好了,我们终于盼到了这一天!”“这些项目建成之后,我们希望有机会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村民们围在一起,畅想着未来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遇,对一曼片区建设充满期待。

宜宾高新区一曼片区作为城市西向门户,产业发展从无到有。蓝图变为现实,一曼片区未来将呈现怎样的新面貌?

宜宾高投集团规划设计部相关负责人杨祥楠介绍,该片区在规划之初,就充分考量了区域与周边的资源禀赋、功能布局,按照遵循前瞻性、现实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标国内头部零碳园区,反复进行了谨慎思考和精致打磨,在多轮调整过后形成规划方案。

杨祥楠表示,通过零碳导向、产城融合、生态优先、智慧化配套等理念,结合土地集约利用和动态管理机制,在一曼片区打造产业高效、居住宜居、生态友好的现代化零碳园区。

从事节能降碳管理工作的刘洋认为,零碳园区本身就是最好的“招商名片”。不同于以往的是,现在宜宾已经在“用场景找伙伴”,又一次在绿色赛道上领跑。

一曼片区的发展定位是打造高水平产城互动区,在产业生产区、群众生活区及公共区域的功能分区规划中,以综合能源站、低碳产业项目为核心构建零碳体系,如重卡换电站、京东物流园等;配套人才公寓、产业公寓满足1万人居住需求,实现职住平衡;建设高新湖公园、磨盘溪生态治理项目提升碳汇能力;改造一曼大道、磨盘溪大桥优化绿色交通,提升城市新片区整体风貌。

“我们参考深圳湾案例打造高低错落的天际线,形成‘蓝绿交织’生态门户;规划宜邻中心、定向商品房完善智慧化配套……整体规划以技术集成、功能混合、动态管理为特色,打造现代化零碳园区。”杨祥楠说。

宜宾高新区管委会发改局局长何小刚认为,宜宾高新零碳产业园建设,不仅是宜宾产业持续深入转型的又一个契机,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又一个战略支点。一曼片区未来将成为宜宾中心城区产业升级的新引擎、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居民幸福生活的新载体。对入驻企业而言,这里是低成本、可持续的发展高地。对当地群众而言,这里是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随着工地机器轰鸣,这片以英雄命名的热土,肩负起逐立上游、绿色担当的发展使命,在绿色转型的浪潮中率先破题,以实干实绩向着全新的零碳都市工业示范园区、现代化产城融合示范区迈进。(宜宾融媒记者 陈建华 黄平)

附件下载: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