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分享到:
在中国的青山里,清澈而宁静的水在歌唱,我们把梦想装进行囊来到这里,从巴西出发,心怀希望。
我们共饮这一盏友谊之茶,品味团结与真诚的芳华;竹子教我们成长,柔韧中见风骨,谦逊挺拔。我们是连接遥远世界的桥梁,心与心在同一刻共振,从亚马孙到长江,友谊在绽放,熠熠生光。
巴西的每一个州都在场,人们带着斑斓色彩、快乐节奏与笑颜欢唱,在中国,我们学会去守护这颗星球,以竹代塑,让天地更清朗。
……
这首中文名为《茶与竹之歌》的歌曲,由来自巴西的25位政府官员和学者共同创作,是他们参加完中国援外培训后送给中国的礼物。

研修班学员到竹企业调研
近日,在国家林草局国际竹藤中心承办的商务部巴西“以竹代塑”科技创新研修班结业典礼上,一段精心剪辑的结业视频短片,配上学员们专门创作的《茶与竹之歌》,让20天的研修时光充满温情与不舍。
巴西学员代表布鲁诺·安德拉德·马丁斯在发言时激动地说:“这段研修经历对我们而言是宝贵的财富,国际竹藤中心悉心安排各项课程,我们系统学习了解‘以竹代塑’的核心技术与发展理念,这些知识必将成为推动巴西农业与竹藤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他动情地表示,回国后将全力搭建中巴合作的桥梁,让本次研修的成果在巴西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绿色生机。
20天的朝夕相处,不仅交流了经验,更收获了深厚友谊。巴西众议院竹子议员阵线顾问卢西亚娜·里贝罗感慨道:“中国犹如竹子一般,既谦虚又友善,且默默奉献。在这些日子里,我们跨越了语言和地域的障碍,彼此互动。我深切感受到,中巴两国人民已如竹藤般紧密相依,心灵相通。”
研修班学员参观竹产品
国际竹藤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研修班紧抓“小而美”项目接地气、聚人心的特点,不仅通过理论教学、产业调研、交流座谈等形式,使学员们深刻认识到竹产业的重要价值与发展潜力,也通过共饮中国茶、共说中国话、共使中国筷、共踢足球赛等多样活动,增进了彼此的文化理解与情感认同,促进研修班成为一场双向的文化交流盛宴,中巴绿色合作的纽带愈发紧密。
巴西拥有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与扎实的研发基础,“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巴西政府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理念与“以竹代塑”倡议高度契合。巴西驻华大使馆代表路易斯?凯佩表示,本次研修班是中巴生态合作的生动缩影,从技术交流到理念碰撞,不仅提升了能力,更深化了彼此的信任。他代表巴西驻华大使馆感谢中国政府,期待未来有更多交流机会,让中巴伙伴关系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中巴同属发展中大国,在生态保护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国家林草局国际合作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林草局始终以林草援外培训为桥梁,分享中国的绿色发展经验,与包括巴西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深化合作、互学互鉴、携手共进。愿以此次研修为契机,让中巴友谊之树常青,让中巴林业合作结出更多硕果。
结业证书发到学员手中的那一刻,现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此次研修班是林草系统第一个中巴双边班,大家相信这是中巴合作的一个新起点,将为推动巴西“以竹代塑”实践、竹产业提质升级、生态治理与绿色转型发挥积极作用,为深化南南合作、落实全球倡议助力添彩。( 尚文博 李艾佳 )
(本文图片由国际竹藤中心提供)
| 姓 名 | 手 机 | ||
| Eamil | |||
| 反馈意见 | |||
| 验证码 | 换一张 提 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