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攀枝花市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了解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市上下凝聚起“大抓产业、建圈强链”的磅礴力量,推动工业领域“5圈13链”提档升级、农业领域“1圈2链”稳步提升、服务业新兴产业领域“3圈6链”破题见效,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58.57亿元,突破千亿大关,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
自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推动重点产业建圈强链以来,全市以上率下、齐抓共管,建立起“9圈21链”一份图谱、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支持政策、一个科技攻关计划、一个行业协会、一个项目库等“六个一”服务保障机制,构建起“链长+副链长+牵头部门+主要承载地+协同发展地”的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印发了《重点产业链建圈强链工作落实跟进机制》,逐步完善了攀枝花市重点产业链发展成效评估体系,以项目为王,以创新为要,推动一批引领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陆续见效。红格南矿开发利用首批建设项目加快实质性建设,全国首个光解水制氢商业化示范等项目顺利推进,攀西物流产业园、国家物流枢纽公共服务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全钒液流储能电站、聚友高分子产业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直接为产业链注入“新血液”,制造业“智改数转”与设备更新扎实推进,氢能产业加速突破,光电信息初步形成“芯—屏—光”产业框架,“低空+医疗救援”“低空+农业”等新型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速涌现,我市被新增列入全省先进材料产业链主要承载地,攀枝花正通过建圈强链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呈腾飞之势。
据了解,1—8月,我市实现钒钛产值369亿元,钒、钛制品全产业链已建成。氢能产业打通“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动力电池1—8月实现产值47.24亿元,同比增长24.1%。光电信息产业已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国家级“小巨人”1户,产值规模已由2021年的1.46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32亿元,力争今年达到40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产能近8万吨,开发果酒、冻干食品等40余种新产品,1—8月加工营收超11亿元,同比增长18%,已建成国家级省级种质资源圃(场、区)6个,力争2030年我市自主培育的芒果新品种辐射广西、海南、云南、凉山等地区,确保“攀果”引领区域内芒果产业发展。现代物流聚焦打造“钢铁丝路”,提升多式联运承载能力,今年来成功签约3万吨钢坯订单,其中1.3万吨钢坯已成功发运,预计新增出口额超1亿元,我市认定为今年省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获得3亿元奖补。前三季度,社消零实现“增速、排位”双提升,批发业销售额754亿元,同比增长8.6%,网络交易额完成124.3亿元,同比增长7.3%,文化产业营业收入17.88亿元,同比增长31.62%,现代商贸新消费、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王府井、亚朵、张宜花园等项目投运,永辉实现“胖改”,“文创+”跨链融合发展势头强劲。人工智能产业以“智慧矿山”“智慧园区”“智慧工厂”等为重点,打造10个应用场景,今年全市AI产业营业收入规模预计突破4亿元。康养产业建圈强链从生产经营圈、专业服务圈、公共环境圈三个维度梳理出6大类核心场景及26项关键业态,制定《康养集成示范场景建设指南》,重点打造红格温泉、米易太阳谷、普达阳光3个康养集成示范场景,构建“预防—疗愈—康复—滋养”全周期健康生态,建设高颜值阳光康养名城。
相向而行、同频共振。攀枝花全市上下将继续投身于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真正让产业链“强”起来、让生态圈“活”起来,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注入强劲动能。(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建玲)
审核: 吴禹涵 责任编辑: 杨正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