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香时,月满姑苏。中秋佳节将至,昨天(10月5日),“月映氍毹·昆韵中秋”乙巳年国风雅集在中国昆曲博物馆举行。来自幔亭曲社等10余家曲社的近50名曲友暂别喧嚣,在全晋会馆这座百年古建筑里共同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相遇。
上午9:00,活动在同场曲《长生殿·小宴》【粉蝶儿】中拉开帷幕。随后,曲友们或单人上台,或两两结对,或多人合唱,演绎各自的拿手曲子。一段段唱词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演唱者唱得投入,观众们听得陶醉,时不时报以热烈掌声。午间小憩后,雅集移至花园内继续进行,曲友们在池边凉亭里、石榴树影间唱和,高慰伯昆笛艺术传承基地带来的曲牌联奏,幔亭曲社带来的《牡丹亭》《玉簪记》《邯郸记》,“艺周末”昆曲班带来合唱,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虽然空气中依旧热浪滚滚,却挡不住参与者们饱满的热情。
接着,雅集回到“吴歈萃雅”大殿,曲友们从清晨唱到傍晚,60多支曲子令他们唱得尽兴,也让听众听得酣畅。此次活动的参与者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他们因昆曲的共同爱好而相聚在一起。从事昆曲工作60余年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毛伟志也受邀来到现场,奉上《长生殿·惊变》【石榴花】的精彩演绎。在雅集落幕之际,全体曲友的齐唱将氛围推向高潮,绕梁余音回荡耳边,将美好时光定格。
此次雅集,演唱者虽不化彩妆、不做身段,只分角色行当端坐完成一折戏的演唱和念白,但伴奏乐队与正式演出规格相同,因而对演唱者的唱念功力,对主、配角之间以及演唱者与乐队之间的配合协调都有要求。演出过程中,演奏均由曲友承担,各大曲社不乏鼓、板、笛、笙、琵琶、三弦样样精通者,显示出较高的专业水平。
清歌拂去尘嚣,曲韵抚平思念。雅集进行的同时,博物馆的观众与游客也通过“月映氍毹·昆韵中秋”游园活动,领取“月宫通关文牒”,开启“曲苑灯谜”“投壶问戏”“吟风颂月”“工尺抄录”“霓裳映月”五重风雅体验,集满印章后,在百花书局兑换纪念品,将中秋的浪漫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