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承担的“青海天然云杉林小蠹虫生物学研究及生物防治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
小蠹虫属于鞘翅目小蠹虫科昆虫,我国已知有500多种,世界范围内大概有6000多种,其主要为害方式是成虫和幼虫蛀食树皮下的形成层及其相邻部分,从而切断树液的流通。项目组分别在麦秀林场、仙米林场、友谊桥林场开展了小蠹虫种类、发生危害规律的调查研究,发现全省天然林小蠹虫13种,总结了其危害特征、生活史等生物学信息,通过人工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完成4000亩小蠹虫综合防治示范推广,综合防效达到82.65%。
同时,项目阐明了光臀八齿小蠹和伴生真菌对云杉的协同危害机制,探究了小蠹—真菌—云杉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进一步探明了云杉单萜烯代谢物对小蠹、真菌及天敌昆虫化学信号调控机制,为青海云杉天然林区小蠹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