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泽区迎泽街道:基层治理“绣花针” 织出邻里“幸福图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次数:30

在迎泽区迎泽街道的大街小巷、寻常巷陌,有这么一群人整日穿梭忙碌,与居民耐心交流,认真记录民生需求,积极解决群众问题,他们就是各社区工作人员。他们用点滴行动,精心织就邻里 “幸福图”,让温暖覆盖辖区的每一个角落。

一、用心守护,桩桩实事安民心

早上八点,双塔西街一社区牛站一巷早已被豆浆的香气萦绕,烟火日常就此开启。网格员霍志青背着帆布包,穿梭在街巷中,开启了一天的工作。帆布包里,几样物品各有其用:一副老花镜,是专门为独居老人读报准备的;一本密密麻麻写满字的记事本,上面记录着各家反映的问题和解决进度;半包润喉糖,是他与沿街商户打交道的 “小法宝”。

“霍师傅,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需要什么资料?”“我的独生子女证找不到了,怎么补办呀?”霍志青刚走进小巷,大家便抛来了各种问题,他一一回应,耐心解答。他的微信步数经常位于榜首,有踮脚查看电表的侧影,有蹲着疏通下水道的背影,更多的是和居民交流时相视而笑的温馨画面。他用脚步丈量责任,以热忱守护居民,彰显出社区的温暖与关爱。

二、围坐议事, “微治理”点亮社区

南内环街二社区每月都会定期开展 “小院议事”活动,每次,社区党委书记庞丽红都会带着“三件套”——记事簿、保温杯、民意收集箱准时赴会。活动中,她把党的理论和各类政策巧妙地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居民听,同时引导大家积极发言,让家长里短变成推动基层治理的“金点子。”

在折叠桌椅围成的 “议事圈”里,居民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可以把露天车棚改造一下,增加顶棚和充电桩,大家就更方便了”“体工小区的这片空地可以改造成健身区,再加上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就更好了”……居民从社区事务的旁观者,摇身一变成为参与建设的“规划师”,一方小小的院落里,民意在此收集,民智在此汇聚,营造了更加温馨宜居、充满活力的社区氛围。

三、贴心关怀,点滴情意暖居民

每周一早晨,青年路一社区的网格小队长于小华都会早早来到社区准备晨会。 “李大爷的医保问题解决了”“独居老人王奶奶终于愿意参加社区活动了”……会上,针对居民向网格员反映的问题,她组织大家集思广益,商讨解决方案。

家住东陵里 6号院的陈阿姨今年75岁,因身体残疾生活有诸多不便,于小华便主动承担起取快递、买药这些琐事。只要陈阿姨一个电话,于小华就会第一时间赶来帮忙。养老认证、生病就医这些生活难题,也由她耐心帮助完成。一来二去,于小华成了陈阿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依靠。

从环境卫生整治到邻里纠纷调解,从协商议事到上门服务,迎泽区迎泽街道各社区工作人员将为民办实事的初心化作实际行动,无声润泽着居民生活。他们以坚守为针、以责任为线,织就基层治理的温暖底色,描绘出一幅幅和谐交融的 “幸福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