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论坛暨社会实验讲习班在北京经开区召开

发布时间:2025-11-07 浏览次数:7

第四届全国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论坛暨社会实验讲习班在北京经开区召开

日期:2025-11-07 来源:北京亦庄 分享: X

11月3日,第四届全国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论坛暨社会实验讲习班在北京经开区国家信创园开幕。本次论坛旨在深化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与治理研究,为“十五五”智能社会建设凝聚共识。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过勇发表视频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原主席、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局长龙凯,北京经开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磊及各领域领导、专家出席论坛并致辞。
过勇表示,清华大学自2019年牵头提出“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探索智能社会治理中国道路”倡议以来,构建起覆盖学术研究、咨政建言、人才培养、标准化建设的多维度工作体系,已连续举办三届论坛暨讲习班,相关成果多次在国际舞台传播。未来学校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进智能社会建设,为构建中国特色智能社会治理体系贡献清华力量。
顾秉林在致辞中表示,六年来,清华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已成长为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的理念发源地、行动策源地、人才培养基地、标准创新基地与学术新高地。他希望能加快制定“十五五”智能社会建设规划纲要,健全长效机制,深化跨学科研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及构建中国智能社会治理自主知识体系。
张晓刚强调,标准化是智能社会治理的核心支撑。全国智能技术社会应用与评估基础标准化工作组(SAC/SWG35)成立以来成效显著,已立项9项国家标准并推进技术委员会(TC)转设工作。他建议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跨学科合作、注重标准实施效果,让标准与技术发展同步,助力智能社会安全健康发展。
龙凯指出,近年来,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在全国建立92个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持续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之路。面对“十五五”期间的新挑战、新要求,需要有序推进智能社会建设,完善智能社会建设保障,提升实验基地建设实效,推进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迈上新台阶。
王磊表示,近年来,北京经开区紧抓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发展契机,加快打造人工智能领域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经开区全域孵化、全城应用和全面赋能,加快建设全域人工智能之城。未来,经开区将深化与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交流合作,建设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基地,加强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安全准则、伦理规范研究,共同打造承载新形态、新模式、新产业的智能融合试验区。
随后,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等机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大模型的应用探索与计算集成、智能社会的绿色化建设、智能体发展与治理的四维视角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全方位解析了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的关键问题和未来方向,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论坛现场举行了智能社会发展与治理领域国家标准预发布暨立项研制启动仪式。该标准涵盖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社会影响、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等领域,旨在为技术规范应用和智能社会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