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青发布

发布时间:2025-04-27 浏览次数:10

在4月25日举行的智慧城轨2025青岛现场会上,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牵头、青岛地铁研发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发布,填补城轨行业应用空白。

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325条,运营里程10945.6公里,城轨行业已转入“建设运营并重、以运营为主导”的发展新阶段,同时面临着运营成本高、安全压力大发展难题。青岛地铁编制基于人工智能新一代智慧城轨规划,通过人工智能、城轨云、5G等技术,构建垂域大模型与智能体。

青岛地铁集团副总经理刘纪俭介绍:“我们从乘客的安全便捷出行需求出发,系统性地梳理出407项原始运营服务需求,提炼出159项覆盖轨道交通全业务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搭建1个大模型+18个智能体的混合专家型大模型。”

目前,青岛地铁集团已完成垂域大模型1.0版本研发,并在青岛地铁6号线完成初代大模型研发部署、模型评测,以及供电、车辆、机电和智慧车站4个智能体的上线试运行。城轨大模型应用体系搭建完成后,青岛地铁运营效率提升超40%、生产作业流程缩减超60%、成本降低超30%。预计到2028年,青岛地铁506公里线路全部开通后,可实现运营成本年节省超10亿元。(记者 白晓)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