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区人大:在“工业强区”中彰显人大力量

发布时间:2025-11-13 浏览次数:5

培育百亿级产业集群1个、产值十亿级企业4家,徽州区循环经济园入选全国第七批“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期)单位”,“亩均论英雄”改革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典型案例……1987年建区伊始,徽州区就把“强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就把“创实业”作为发展主业。徽州区人大始终紧盯实体经济这个重要抓手、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营商环境这个难点堵点、招商引资这个强劲引擎,从人大工作的角度精准谋划履职重点,扎实推进任务落实,让人大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更精准、作用更直接、成效更明显。

锚定大局强履职

双轮驱动促发展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原则。徽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始终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挥人大制度优势与职能作用,坚守“区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代表力量就凝聚到哪里”的履职准则,全力助推全区高质量发展“愿景图”一步步变为“实景图”。

“翻阅梳理建区以来区人大工作年鉴、大事记,发现每一年都围绕工业发展开展系列工作,或是听取报告,或是调研献策,或是视察检查。”徽州区人大办副主任方宁在梳理资料时感慨道,“这么多年一路走来,人大始终跟着发展走、围着产业转,风雨兼程、砥砺奋进。”正是这份坚守,让徽州区人大履职始终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为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筑牢了坚实根基。

如果说持续聚焦工业发展是徽州区人大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那么,筑牢法治屏障、优化营商环境则是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支撑”。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本质上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近年来,徽州区人大常委会精准发力,先后开展“优化发展环境、服务民营经济”专项督导活动,深入调研营商环境优化、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情况;既听取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区人民检察院立足检察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项报告,又联动市人大开展《黄山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调研,以法治力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持续擦亮全区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今年,该区人大更将“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作为开展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由区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带头,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累计调研基层单位113个、走访企业62户,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1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14个,用“面对面”的帮扶、“实打实”的成效,将履职触角延伸到发展一线,让人大担当贯穿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

向“新”发力谋突破

为“质”跃升注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徽州区人大常委会服从服务于区委“一区六园”发展战略,聚焦“打造绿色工业的徽州样本”目标,紧盯“3139”工业发展行动,以精准监督、主动作为彰显人大担当,为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批准城北智能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到全程跟踪督导筑牢项目“硬支撑”;从听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科创平台建设情况报告,到组织代表实地视察工业经济态势,徽州区人大常委会始终精准发力。针对产业发展痛点,代表们提出了“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等审议意见,撰写了“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加快化工园区双电源供电建设”等高质量建议。相关建议经政府部门高效落实,推动了区域工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新诺精工高性能智能化VMC1890L立式加工中心获2023年第一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金石木科技入选全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高新领域项目,系全市唯一;久石科技获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科创型企业的亮眼成绩,成为区域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以前的项目烂尾楼,现在盘活成了高级酒店,为园区企业提供了优质配套。”作为调研组成员,徽州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委副主任方叙华倍感自豪。近年来,徽州区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我为‘十四五’献一计”活动及“十四五”期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等专项调研,重点对闲置低效的世纪园、丰南经济园地块未来规划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论证,提出的盘活利用思路被区委吸收采纳。如今,丰乐大厦挺拔矗立在丰乐河畔,不仅彻底激活了闲置资源,还扮靓了城市风貌,为园区配套升级写下生动一笔。

融入“双招双引”

赋能项目服务

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是工业强区的“生命线”。徽州区人大常委会牢固树立“发展没有旁观者”理念,坚持领导带头,积极参与“双招双引”,认真做好项目服务,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近年来,徽州区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主动融入长三角,带队体悟实训、驻杭州驻点招商8批次,捕捉招商线索50多条。今年,区人大常委会一如既往把重点项目服务工作纳入每月重点工作安排,每月听取项目情况汇报,5名班子成员跟踪联系10个重点项目,运用现场思维、有解思维、系统思维,落实周调度周报告,紧跟项目时序进度,坚持在一线解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常委会班子成员现场调度51次,帮助项目协调解决问题8个。

目前徽州区人大常委会联系的年产1000吨聚酰亚胺型材加工、年产60台套高端挤出生产线、年产360万件套汽车零部件注塑产品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为工业实体经济稳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三十八年砥砺深耕,工业强区步履铿锵,徽州区人大担当始终在线。从立法护航、精准监督到代表献策、一线服务,徽州区人大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实践路径,将制度优势化作发展效能,成为工业强区建设的“助推器”与“守护者”。未来,徽州区人大将坚守初心,以更精准的监督、更务实的履职,把民主实践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为谱写工业强区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大力量。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