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碑林区聚力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聚焦企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以“小切口”改革为抓手,推动全区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一批突破性、标志性成果,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和竞争力,为全面做优“千亿级实力城区”提供有力支撑保障。
一、围绕市场主体培育,优化全周期服务链条
持续做好“个转企”奖补政策兑现落实,2025年已实现“个转企”40余户。持续深化楼宇包抓服务,健全“四项机制”、做优“六大服务”,促进楼宇经济提质增效,2025年新引进楼宇企业203家。推行“政务综合”服务,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专区”,全面整合工商、税务、金融等涉企服务事项,打造政务“集成式”服务。优化周末不打烊、跨区域通办、全程帮代办等服务,为项目落地审批、开工建设、运营投产等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陪伴式”服务,2025年全年安排重点项目71个,总投资426亿元。促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全面梳理各类惠企政策,依托“西安政策通”平台,实现惠企政策“应上尽上”,2025年累计上线各类惠企政策16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3155.2万元。
二、围绕政务服务提质,提升全流程服务效能
在全省率先推出“企业特殊工时制度审批”告知承诺制服务,将办理时限由原5个工作日压缩至“当场办结”。上线“复审通”系统,实现企业群众办理材料复审“零等待”。推行“一证办”改革,在网吧等18个行业推行综合许可证,实现“一证准营”。深化“证照联办”改革,建立“开商店”等75个“证照联办”服务场景,实现“准入即准营”。升级智慧政务服务,建立涵盖“开酒店”等69个服务场景的远程虚拟窗口,实现申请材料远程上传、办理过程实时交互。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对2025年首批7个“一件事”涉及的57个政务服务事项进行认领发布。推行园区商圈“就近办”服务,新建“政务服务驿站”1个,实现24个政务高频服务事项“就近可办”。
三、围绕要素保障强化,增强全方位服务支撑
推行“分阶段施工许可”模式,按照基坑、主体分阶段核发施工许可证,2025年已核发各类项目施工许可证14个。推行“三书合一”模式,大幅压减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办理时限。实行“验登合一”服务,实现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和产权登记同步办理。深化金融综合服务,编制发布“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两张清单,组建“楼宇金融顾问团”,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累计帮助市场主体获得信贷24.16亿元。深化就业创业服务,升级50个“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实现服务标准统一化、服务对象精细化、服务平台联动化。开展“才聚碑林 智绘古都”人才计划,建立“一把手”领办重点人才项目机制,做优人才服务保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成“碑林知识产权展厅”,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围绕法治环境优化,夯实全过程服务保障
完善执法监督体系,建立执法监督助企联系点12个,并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执法文明公约,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创新执法检查模式,完成23个领域“综合查一次”改革,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拓展“无讼+”模式,探索建立“无讼+楼宇”“无讼+商圈”,开展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前端化解,2025年化解矛盾纠纷160余件。深化涉企诉源治理,深入开展省级金融不良债权核销预查证明制度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将金融不良债权执行类案件纳入核销范围,试点以来累计出具《金融不良债权核销预查证明》2155件,涉案标的11467.88万元。
五、围绕科创赋能添力,构建全生态服务体系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科创“点线面体”生态体系,打造“骨干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模式,发布100项高校科技成果,推动13项高校成果转化,技术合同登记额达40.2亿元。组建创新联合体,落地创投驿站,科创基金群新增储备项目35个。创新建立“高校成果供给”“专家人才储备”“企业技术需求”三张动态清单,精准匹配资源、畅通成果转化和人才流动渠道。建立70 家规上科技企业培育库,走访企业超300 家次,助力12家企业达规,推动90家企业高企复审,成功申报1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深化“人才+项目”模式,开展政策宣讲,新认定西安市高层次人才8人,推荐“西安市英才计划”11 人。举办知识产权技术经理人培训班,培训170 人,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培育创新后备力量,为科创生态注入持续活力。
六、围绕助企纾困聚能,织密全领域服务网络
依托“陕企通”,建立问题受理、转办、反馈闭环机制,先后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发展、项目建设等各类问题诉求300余个。创新园区营商环境建设,推出“金管家”“金链通”双引擎服务,助力园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开展清欠专项行动,排查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问题3轮次,建立拖欠账款明细台账,制定拖欠账款还款计划,稳步推进清欠相关工作。搭建政企互动平台,设立“民企接待日”,开展“企业点题、部门答题”亲清会客活动4次,收集并解决企业各类意见建议和问题诉求80余个,切实帮助市场主体解难题、办实事。围绕市场监管等12个重点领域,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整治,通过“编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等举措,先后解决问题60余个,切实以整治促提升、优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聚力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扎实开展“五大行动”,纵深推进改革创新,力促全区营商环境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同时依托“楼宇长制”等机制,开展“体验+评议”等活动,进一步搭建助企平台、做优助企服务,全力服务保障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