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进会在太原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次数:34

4月14日,太原市卫健委召开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进会,就全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再部署,并为双方肛肠科、皮肤科、康复科“科联体”授牌。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纪委书记梁军,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瑞兵,太原市委卫健工委书记、市卫健委主任张泽,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与产业处副处长侯建树,太原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段朝军参加。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正式揭牌成立,广安门医院首批选定3个科室与太原市中医医院建立科联体,其中,皮肤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名老中医专家工作室,专注于痤疮等疾病研究,主持了60余项课题,研发了30种院内制剂,实施了10余项中医特色疗法,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诊疗特色;肛肠科作为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以史兆歧等专家为依托,在痔疮等肛肠疾病诊治方面居国内领先,创立了特色诊疗技术体系,培养了众多全国肛肠专家;康复医学科通过创新模式和技术更新,与国际接轨,设立康复中心和亚专科,结合现代与传统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评定和治疗,推动技术转化,构建了中西医结合的康复体系。

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副书记杨龙会表示,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的正式揭牌,标志着太原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合作步入新阶段。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国家队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打造山西中医药人才培养新高地,他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认真履行责任,保证合作顺利实施,希望广安门医院选派得力的专家开展带教查房、举办学术讲座和进行技术指导,使合作尽快见效;二是加强计划引领,保障人才发展举措落地见效,希望太原市以此为契机,紧扣人才培养关键任务,制定完善的人才发展计划;三是探索深度合作,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面对医改的新形势新情况,双方结合山西省和太原市的实际,探索形成区域间中医药协作的新经验、新模式。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纪委书记梁军表示,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的揭牌,既是双方协议落地生根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广安门医院与太原市中医药事业携手共进的全新起点。广安门医院将从三个方面为太原市的中医药事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一是培育本土化的骨干人才,开放优质的专家资源,助力太原培养一批既精通中医经典,又擅长临床实战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搭建高效协作平台,推动优势技术的协作分享,通过优质医疗资源和临床经验的双向补充,助力医疗能力提升与专科建设的发展;三是搭建开放共享的交流平台,助力中青年医师拓展视野、更新理念,打造一支兼具传统底蕴与创新思维的人才队伍,为太原市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瑞兵对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中医药强省的生动实践,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尤其是领军人才培养工作注入新动力。他期望基地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强化中医思维,增强文化自信,为太原市培养一批理论底蕴深厚、临床思辨能力卓越、具有创新传承意识的新型中医人才,让岐黄之术在新一代手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推动太原市中医药事业迈向新的征程。

太原市委卫健工委书记、市卫健委主任张泽表示,太原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正式揭牌,既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我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举措。真诚希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深度参与我市中医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临床研究等工作,为我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会议由太原市委卫健工委委员、市卫健委副主任赵宏英主持。推进会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肛肠科主任曲牟文、皮肤科副主任华华、康复医学科副主任魏庆双三位专家分别开展了精彩的业务培训,为参会人员带来前沿学术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令大家收获颇丰。各县(市、区)卫健局分管领导、中医股负责人,委直委管中医医院、县级中医医院院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委直委管综合(专科)医院分管院领导、中医科负责人,太原市中西医慢病防治康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200余人参加会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