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链式招商”强引擎,打造全链条产业强生态。以“2+4”产业发展体系为核心,围绕高端医药化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两大主导产业,构建“研发—中试—量产”全链条布局,形成原料药、中间体、制剂、包材、冷链物流等细分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同步推进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产业集群效应加速显现。
二是“双向飞地”破壁垒,构建跨区域协作新范式。 创新“正向飞地”与“反向飞地”模式,破解地域限制。正向飞地鼓励企业在济南主城区、长三角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借力异地科研资源孵化高附加值项目;反向飞地则吸引外地头部企业在商河设立中试生产基地,推动科研成果本地产业化。 通过异地借智、资源嫁接、成果反哺模式,构建“前端研发—本地孵化”的创新体系,推动向开发区引入待转化、落地的科技成果和孵化项目。
三是“招商大使”聚合力,撬动行业资源精准对接。首创“招商大使”制度,聘请16名行业领军人物担任招商大使,发挥其招商引资的“宣传员”、建言献策的“参谋长”、项目落地的“牵线人”、营商环境的“监督者”作用,使“招商大使”成为商河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桥梁”、链接资源的“纽带”、项目落地的“推手”。通过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虹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