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下好要素保障"先手棋" 推动重大项目"加速跑"

发布时间:2025-04-21 浏览次数:24

初夏时节,在海南自贸港多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一片忙碌景象——在海口江东新区,220kV滨江输变电新建工程过江电力隧道正在紧张开挖;在乐东黎族自治县昌化江边,昌化江引水工程施工现场挖掘机轰鸣;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现场物料车辆往来运输……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之年,重大项目如何更好发挥经济“提质器”“加速器”作用?记者近日在海南省多地采访了解到,该省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通过政策集成创新、审批流程优化、产业链供地等举措,以高质量要素保障助力重大项目“加速跑”,为自贸港封关运作夯实基础。

海口220kV滨江输变电新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供图。

政策创新:审批提速“抢”出工期

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确立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按照以往用地审批流程,最快也要今年9月才能动工。“项目在完成简便的备案手续后,于今年1月启动了基坑开挖工作,比原计划提前近8个月。”海南省水利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专业经理王江涵称赞速度之快。

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涉及三亚、乐东和昌江三个市县,仅在乐东县就需要建设近40公里的线路,涉及用地面积2000余亩。如此规模的工程,如何缩短审批时间?

2024年9月,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联合省林业局出台《关于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支持台风“摩羯”灾后恢复重建和复工复产若干措施》(简称“灾九条”),明确简化用地用林用海审批流程,允许灾后重建项目通过备案方式施行,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成为首批项目。

乐东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吴君对此深有体会,“收到业主单位提供的用地红线之后,立即形成要素保障清单,申报纳入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库,随即启动农转用、土地征收、林地征占用、临时用地等审批工作,多路并进抢工期。”

湘琼先进制造业共建产业园是湖南和海南两省产业互补联动的重要平台,作为配套项目的八所港高排港区一期工程于近日开工。八所港高排港区一期防波堤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经理欧阳吉祥告诉记者,工程从立项到开工只用了1个月,其中土地用林用地申请只用了一个星期,林业砍伐证用了两天时间就审批完毕。

东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办公室主任王子超介绍,为确保高排港一期工程加快落地,该局使用“灾九条”政策,将其纳入全省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清单,保障项目顺利开工。

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保亭段)项目连接陵水、三亚、乐东等市县,是串联“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关键通道,涉及多类土地征收,以往需耗时半年报批。保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郑婷表示,项目被列入灾后重建清单后,通过简易备案程序快速启动,“在最大限度上简化相关手续,确保项目顺利提前动工。”

G98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段扩容工程(保亭段)项目。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供图。

服务升级:“专班+定制”

破解要素难题

为使项目快速落地,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还“量身定制”政策支持工具箱,以“专班制”形成高效的审批流程保障,让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建设。

在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某配套项目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从用地挂牌到投产。海南九丰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春受访时介绍,这刷新了企业的项目落地建设纪录。

文昌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主任符传道介绍,该市梳理优化要素保障工作流程,分批次同步并联推进工作,建立“店小二”两个专班,“‘0号’专班对外,对接企业了解项目诉求;‘1号’专班对内,把企业对项目选址、土地征转、规划编制和土地出让各个环节的诉求及时解决。”

他还介绍,文昌市还通过挂牌出让、带项目出让、协议出让、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不征不转、只征不转”等差别化供地方式,有效保障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等火箭卫星产业集群项目落地建设。

针对重大项目,海南还推出“个性化项目保障”清单。海口220kV滨江输变电新建工程土地报批只用了25天。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业主项目经理周睿说,除了该项目外,海口地区规划建设电网主网的10个项目均纳入灾后重建项目清单库。

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科郑燕良说,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重大项目提前介入,全面梳理每个项目涉及的规划、土地、林地情况,形成个性化项目保障清单,用足用好投资扩容增效各项政策,服务指导项目业主用地报批,持续跟踪调度项目进展,精准高效服务项目落地。

特色供地:“打包+链条”激活产业动能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动能,产业用地如何发挥最大效能?海南探索“产业链供地”模式。在东方市,首单以“产业链供地”方式供应的产业用地于近期交易,海南鳄珍鳄鱼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鳄珍公司)一次性竞得9.83亩混合用地。

鳄珍公司在东方市投资建设的鳄鱼小镇养殖了40万尾鳄鱼,是国内最大的鳄鱼规模化养殖基地。“竞得土地后,我们计划建设鳄鱼精深产品加工厂和民宿、餐饮等配套项目。”海南鳄珍鳄鱼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行政总监胡蕴说,公司将加大投资落地鳄鱼全产业链。

王子超介绍,鳄珍公司拍下地块的土地用途包括餐饮、零售商业、图书与展览用地等类型,“通过产业链供地可支持园区根据产业链建设发展需求,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降低协作成本。”

要素保障的充分有效,为重大项目建设下好“先手棋”。记者从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了解到,截至3月底,今年海南省计划新开工省重大项目159个,已完成资源要素审批项目136个,除暂不具备要素保障条件的22个项目和国务院用海审批事权的1个项目外,要素保障审批完成率100%。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将围绕自贸港封关运作各项工作,在盘活存量资源上下更大功夫,统筹好‘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使得增量保障更加有效,存量保障更加有力。”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党组书记、厅长贾文涛表示,将通过实施更加灵活的差别化供应方式,对同一产业链的多宗土地探索实行整体供应,对不同类别的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对经认定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产业项目,允许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助力自贸港建设释放更多的发展新动能。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