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端到最末环 发力科创直接融资 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募资增量显著 百亿国资撬动五倍社会资本

发布时间:2025-07-06 浏览次数:9

记者 张杨

今年1至5月,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募资规模达到1202亿元,同比上升16.2%。

显著增量背后,是上海发力科创直接融资的大棋局。从最初的天使投资,到与股权投资基金募资规模直接相关的VC(风险投资)与PE(私募股权投资),再到最终的IPO(首发上市),在这条科创投融资的链条上,上海的探索从未停止。

“天使”,在上海集结

这条链条的最前端,是天使投资。这笔钱,往往是科创企业的“第一桶金”。

很长一段时间来,不少科创企业不知道去哪里寻找天使投资,另一边,大量的民间资金也缺乏投资优质科创企业的判断和机会。

现在,上海正在集聚更多的天使力量,打破这种信息不对称。

从国际上看,天使投资的发展目前存在俱乐部化、线上平台化和数据驱动三大趋势。紧跟这些趋势,上海打造了专业化天使投资服务平台——上海天使会。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在深入研究国际天使俱乐部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上海天使会搭建了一个提供硬科技早期投融资信息服务的平台,通过学习、研讨以及“领投—跟投”的信息服务业务,将更多高净值人群培养成天使投资人,集聚和引导他们发现及跟投早期优质科创项目。

上海天使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上海天使会成功举办了数十场路演活动,所涉企业分布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等多个前沿领域,生态已涵盖近千家科创企业、数百名青年科学家、数百名天使投资人、数百家早期投资机构等,推动了多项投资落地,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初有成效。

银行也积极参与到这一生态中。

“当前我国一级市场个人投资者太少、机构投资者太多,二级市场个人投资者太多、机构投资者太少,导致一级市场不活跃、二级市场不稳定。”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科技产业金融部总经理董宣忠介绍,建行上海市分行利用私人银行客户资源,集聚高净值人群,与上海天使会、建信信托合作,搭建“科技星坛”平台,为一级市场培育天使投资人,扶持初创期科技企业生根发芽。

活水,从上海引入

消化了天使投资,顺着投融资链条往后走,科创企业开始接受VC和PE的投资。在这一领域,上海连出大招,为投资机构引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不久前,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发布了第二批子基金遴选结果公示。至此,这一母基金已覆盖3只战略性子基金、26只市场化子基金。上海国资以108.5亿元的投资,撬动了总规模接近500亿元的社会资本。

这些子基金不仅被注入了资本活水,更有望孕育出产业链的“生态雨林”。比如,中芯聚源、新微资本等子基金管理人,背靠“链主”中芯国际、新微集团,具备整合产业链的赋能能力。蓝驰创投和启明创投是国内VC阶段投资的佼佼者,国际化视野也能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好生态。

两批子基金已经带来了近200家招引企业,覆盖从光子芯片到基因治疗的前沿硬科技。

总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也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反响。这只母基金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围绕六大未来产业(未来信息、未来空间、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能源、未来材料)进行投资布局,目前已经投资了6只子基金。很多市场化的基金管理人,都在努力获得这只母基金的青睐。

利用杠杆效应之外,这些母基金也亲自下场。比如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联合领投了上海具身智能企业智元机器人,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战略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为优质科创企业直接助力。

企业,在上海上市

在VC和PE支持下,优秀的科创企业如果能脱颖而出,就将来到链条上最后的IPO环节。位于上海的科创板,是很多科创企业境内上市的首选。

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同时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

未来,更多未盈利的前沿科技企业,可以来到上海上市,获得资金“及时雨”。

一年前的2024陆家嘴论坛上,“科创板八条”问世。一年来,各项举措已基本落地。

但一年时间,国内外环境又有了新的变化,经济发展更加需要科创引领,科创引领又需要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资本市场制度。因此,科创板再一次开启深化改革,引导资本流向真正具备技术突破能力的创新主体。而上海,无疑是改革的主阵地。

近日,上海市委金融办、上海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召开了全国首场科创板改革“1+6”政策宣介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内涵与实操,第一时间摆在了近百家科创企业高管面前。

“科创板系列新政的出台,是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制度设计进入更加精细化、系统化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国泰海通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郁伟君认为,本次新政形成差异化制度试验空间,更有利于发挥科创板“试验田”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辅助资本向领先优质的科技企业流动。

流动已在悄然发生。在禾元生物上会的消息传出后,一级市场也热闹起来。一些具备上市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立刻开始有资金接洽,想要进行投资。不难想象,市场上的热钱,将开始逐步流向更多前沿科技领域的企业。来上海上市的科创企业,也必然会越来越多。

这条科创投融资的链条,也将从头到尾彻底畅通。

热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