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大蚝个大肥美。徐天保 摄消费者品尝金花茶。徐天保 摄荔浦芋头风味独特。徐天保 摄玫瑰植物饮料引来众多消费者竞相尝鲜。莫迪 摄农博会现场热闹非凡。徐天保 摄农业机械化专展备受瞩目。徐天保 摄参展商展示各种有机蔬菜农产品。徐天保 摄初冬的南宁繁花似锦,高朋满座。11月8—10日,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的2024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如约而至。恰逢中国—东盟博览会“镶钻成冠”升级发展的开局之年,本届农博会以“融合发展、循环便利、新质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汇聚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行业精英、农产品供应商、采购商和经销商,旨在搭建一个展示成果、推介品牌、促进贸易、推动合作的平台,共谋农业发展新思路、共话农业合作新商机、共享农业发展新机遇。内容丰富 规模空前这是一次空前的盛会。展览面积约6.7万平方米,设有农业机械化专展、种业专展等11个功能展区,吸引了近2000家国内外企业参展,参展企业数量和展览规模均创历年新高。这是一次丰富多彩的盛会。全国农业精品品牌推介会、广西现代农业产业链招商推介会、中国—东盟农业机械化合作与发展大会、现代种业新品种推介会等18场专题活动一一登场,通过场内场外、线上线下的产销对接、经贸洽谈等多种途径,加强国内农产品生产企业与大型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精准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服务农业合作交流与推介。这是一次对广西现代农业发展突出成就的全面展示,重点介绍最新农业科技、优质农产品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近年来,我区充分发挥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构建“10+3+N”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多年排全国前十。成功打造了粮食、蔗糖、蔬菜、水果、渔业、优质家畜等6大千亿元产业集群,是全国有名的“果盘子”“糖罐子”“菜篮子”。向新而行 亮点频现本届农博会上,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野香优莉丝”“祝氏麻鸡”“尼里-拉菲水牛胚胎”“桂蚝1号”……本届农博会特别设立种业专展,集中展示广西在种业振兴方面的创新成果,一众广西优良品种齐齐亮相。与此同时,来自中国及东盟国家的优质粮食、油料、水果、蔬菜、蔗糖、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农作物和畜禽、水产等名特优稀品种也悉数展出,进一步彰显区域农业技术和品种的丰硕成果。最新的甘蔗机械、粮食烘干设备、丘陵山区小型智能化农机具、茶叶类农机具……整合原有的中国—东盟农业机械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本届农博会特别设立了农业机械化专展,集中展示了1200多台套各类前沿农机具与设施设备,彰显了农机技术的最新成果。“农机专展呈现了从耕种、管护、收获到加工的全链条机械化设备,广泛覆盖丘陵山区专用农业机械、水稻种植与收获机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农机配件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现了农业机械在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环保方面取得的最新成就。”主办方介绍。深化合作 携手共赢为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和农业开放,农博会开幕式上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署了19个农业采购项目,总金额达17.75亿元,涵盖农产品、农业机械和农业投入品等领域,展现了广西农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今天,我们带来了317个招商项目,期待与在座企业家们一道,携手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锚定“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目标,广西不断深化与东盟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农业合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一揽子现代农业产业链招商优惠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财政投入以及用地要素保障力度,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实效,期待与各方一道,携手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不约而同,乌兹别克斯坦驻广州总领事埃纳扎罗夫·拉赫蒙、越南农业协会副会长阮文隋等国际嘉宾也纷纷对广西在农业领域的成就表示肯定,并期待通过农博会加强与广西的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加强交流共谋发展,增进友谊扩大合作,农业现代化前景值得期待。(陈静) 文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广西要闻 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广西经济看点丨小包裹激发大循环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向“新”提质 为“产”聚力 壮美广西·新山海经?丨湖泽两岸万物生 2024中国—东盟图书文化周将举办 共谋新思路 共话新商机 共享新机遇——2024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综述 图片新闻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刘宁深入来宾市园区企业和项目建设一线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发展 刘宁到南宁市推动“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专项行动”开展 政府常务会议 蓝天立主持召开自治区十四届人民政府第75次常务会议 蓝天立主持召开自治区十四届人民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 蓝天立主持召开自治区十四届人民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 蓝天立主持召开自治区十四届人民政府第72次常务会议 蓝天立主持召开自治区十四届人民政府第71次常务会议 国务院部门网站 省(区、市)政府网站 自治区政府部门网站 广西各设区市网站 广西各县(市、区)网站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农业农村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退役军人事务部 应急管理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航天局 国家原子能机构 国家核安全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信访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国家医疗保障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新闻出版署 国家版权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研究室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局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国家能源局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家移民管理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国家文物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 国家消防救援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部门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 自治区教育厅 自治区科技厅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自治区民宗委 自治区公安厅 自治区民政厅 自治区司法厅 自治区财政厅 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自治区水利厅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自治区商务厅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 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 自治区应急管理厅 自治区审计厅 自治区外事办 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特设机构 自治区国资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机构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 自治区广电局 自治区体育局 自治区统计局 自治区林业局 自治区国动办 自治区园区办 自治区数据局 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 自治区医保局 自治区人民政府部门管理机构 自治区粮食和储备局 自治区监狱管理局 自治区海洋局 自治区中医药局 自治区药监局 南宁市人民政府 横州市人民政府 宾阳县人民政府 上林县人民政府 马山县人民政府 隆安县人民政府 兴宁区人民政府 江南区人民政府 青秀区人民政府 西乡塘区人民政府 邕宁区人民政府 良庆区人民政府 武鸣区人民政府 柳州市人民政府 城中区人民政府 鱼峰区人民政府 柳北区人民政府 柳南区人民政府 鹿寨县人民政府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柳城县人民政府 柳江区人民政府 融安县人民政府 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桂林市人民政府 秀峰区人民政府 叠彩区人民政府 象山区人民政府 桂林国家高新区 七星区 雁山区人民政府 临桂区人民政府 阳朔县人民政府 灵川县人民政府 全州县人民政府 兴安县人民政府 永福县人民政府 灌阳县人民政府 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资源县人民政府 平乐县人民政府 荔浦市人民政府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梧州市人民政府 万秀区人民政府 长洲区人民政府 龙圩区人民政府 苍梧县人民政府 藤县人民政府 蒙山县人民政府 岑溪市人民政府 北海市人民政府 海城区人民政府 银海区人民政府 铁山港区人民政府 合浦县人民政府 防城港市人民政府 上思县人民政府 东兴市人民政府 港口区人民政府 防城区人民政府 钦州市人民政府 灵山县人民政府 浦北县人民政府 钦南区人民政府 钦北区人民政府 贵港市人民政府 桂平市人民政府 平南县人民政府 港北区人民政府 港南区人民政府 覃塘区人民政府 玉林市人民政府 北流市人民政府 容县人民政府 陆川县人民政府 博白县人民政府 兴业县人民政府 玉州区人民政府 福绵区人民政府 百色市人民政府 右江区人民政府 田阳区人民政府 田东县人民政府 平果市人民政府 德保县人民政府 靖西市人民政府 那坡县人民政府 凌云县人民政府 乐业县人民政府 田林县人民政府 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西林县人民政府 贺州市人民政府 八步区人民政府 平桂区人民政府 昭平县人民政府 钟山县人民政府 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河池市人民政府 金城江区人民政府 宜州区人民政府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南丹县人民政府 天峨县人民政府 东兰县人民政府 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凤山县人民政府 都安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来宾市人民政府 兴宾区人民政府 象州县人民政府 武宣县人民政府 忻城县人民政府 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合山市人民政府 崇左市人民政府 扶绥县人民政府 大新县人民政府 天等县人民政府 宁明县人民政府 龙州县人民政府 凭祥市人民政府 江州区人民政府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1240 桂ICP备06001517号-1 网站标识码 :4500000123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 网站声明 联系电话:0771-6116986 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 邮箱:content@gxi.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