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以来,请问西双版纳落实情况如何?
朱家伟 :今年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后,西双版纳州委第一时间召开州委常委会传达学习,并专项推动工作落实,制定了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林下经济、橡胶产业等规划,更加突出民营企业主体地位。
记者:在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方面,西双版纳有何成效和打算?
朱家伟 :西双版纳州95%以上民营企业集中在房地产、进出口、橡胶、普洱茶、热带果蔬等产业。近年来,我们打好抓项目、育产业、帮企业、优环境等组合拳,开展“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等三年行动。产业投资比重从2022年的19.4%提升至2024年的42.4%,“七大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3100亿元,推动全州经济总量超过900亿元,较2021年净增22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净增1.5万元。其中,民营经济贡献了36%的固定资产投资、86%的税收、64%的地区生产总值和80%以上的新增就业。
今后,我们主要有四方面考虑:聚焦政策供给,形成以“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为总纲,配套推出房地产、普洱茶等领域20项惠企政策的“1+N”惠企政策体系。我们将继续实施政策清单化管理,按需调整优化政策,让民营企业在“1+N”政策落实中得到实惠。聚焦产业转型,引导民营企业深耕文旅康养旅居、特色农业及其加工、天然橡胶、西双版纳普洱茶、进出口贸易加工、现代物流、生物医药(傣医药)等千百亿产业集群,融入“一江两线”发展布局,参与景洪“文旅名县”、勐海“农业强县”、勐腊“口岸强县”和10大产业强镇建设,成为兴业兴城富民主力军。聚焦创新发展,坚持“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金融链、政策链”五链协同,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确保全州营收超10亿元的民营企业达3户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20户以上。聚焦民间投资,建立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库,在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储备好项目,以更大力度支持市场开拓,让民营企业扎下根来、茁壮成长。
记者:围绕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抓实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西双版纳有哪些重点举措?
朱家伟 :通过开展“争创一流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提质年”等活动,落实坐诊接诉等机制,州县领导挂联2家以上民营企业,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为企业排忧解难;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实现100%进驻,市场准入与退出工作居全省首位,实现工程建设项目跨省异地评标,申请材料压减、“投诉举报”销号率保持全省前列;通过打出“雨林英才支持计划”等要素保障组合拳,为企业嫁接各类资源;通过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与“务实创新攻坚”主题年行动融合,开展涉企服务“庸懒散慢”治理以及“体验式”监督,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西双版纳,近3年,全州民营企业净增1.9万户、增长82.8%,占全州经营主体的97%,撑起了全州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