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建设软硬一体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促进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4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西安市建设软硬一体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 促进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5—2027年)
为深入落实《西安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市办字〔2024〕18号)和《西安市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市政办发〔2024〕29号)工作部署,加快推进软硬一体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建设,重点支撑智能终端产业链培育,推动工业软件、信创、人工智能适配应用,促进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落实国家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要求,以数字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场景需求为牵引,构建高效协同工作机制,深化推动信创产品、智能终端和芯片制造,促进行业应用软件、信创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提升,加快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等“三硬三软一中心”工作举措,以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建设为核心载体和关键环节,建立产品需求清单、产品适配认证清单、创新产品推荐清单,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数字政府建设中规模化应用,带动先进技术、专精特新企业与本地制造的深度融合,培育形成全国领先、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产业链群。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加强政府在规划引领、标准制定、政策支持、建设采购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构建敏捷高效的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能力,为数字政府建设场景应用提供快速响应支撑。
——坚持需求牵引,场景示范。紧扣数字政府建设、全域数字化转型以及城市安全韧性发展等建设需求,加强现状摸底、设备品类调研、业务需求和技术适配分析,打造标杆应用场景,扩大示范效应。
——坚持创新驱动,重点攻坚。构建根技术研发与产品适配验证协同创新体系,重点攻关RISC-V开源芯片、鸿蒙操作系统、星闪短距通信、人工智能算法模型等关键技术,优先在智能终端、工业软件、信创改造等领域实施软硬件协同设计与联合验证,形成技术创新辐射效应。
——坚持链群发展,生态共建。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集聚高校、科研机构、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构建芯片设计、传感器制造、工业软件、信创产品等信息产业发展链群,加速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二、重点任务
根据各重点领域智慧化建设任务要求,建立“需求分析—技术研发—适配认证—生产制造—集成运营—应用推广”六个重点环节工作路径,快速形成需求分析能力、技术适配能力、产品开发制造能力,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在数字政府建设各领域规模化应用。2025年,重点在交通、水务、城管、燃气、供热、文旅等领域开展示范性建设,同步推进环保、教育、住建、应急等领域应用。到2027年,实现数字政府建设重点领域全覆盖,带动信息产业创新发展。
(一)建立需求分析机制
1.市数据局牵头,数字西安集团负责,会同相关行业部门组建懂技术、懂业务的需求分析团队,协助各行业部门制定本领域智慧系统规划和建设方案,挖掘建设场景,制定产品需求清单和智慧化解决方案。市数据局负责,优化软硬一体信息化项目建设联评联审工作机制,统筹编制智慧终端场景设施设备建设指引和应用规范,以需求导向推进项目建设方案科学化、精准化编制。(牵头单位:市数据局;责任单位:数字西安集团)
2.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市级重点行业部门负责,制定本领域本部门智慧系统规划、建设方案及集成运营方案,摸排本系统本领域的基础现状、设备品类与系统适配情况,确定场景建设需求和产品设备功能要求。(责任单位:市级重点行业部门)
(二)构建技术研发体系
3.数字西安集团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组建技术联盟,开展根技术研究、前沿技术创新和标准体系构建,提供产品适配验证全周期技术咨询服务,打造技术创新链,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成果转化。市科技局统筹指导智能终端领域概念验证、中试平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以及创新联合体建设,助力技术联盟稳健发展与持续创新。(责任单位:市科技局、数字西安集团)
(三)全面构建适配能力
4.市数据局统筹,先期谋划建设五类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支持奕斯伟计算在高新区建设RISC-V开源芯片产业创新中心;支持华为、中软国际在高新区建设鸿蒙星闪适配中心;支持长安先导创新中心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经开区、高新区和航天基地建设基于异构算力资源的国产自主可控工业软件适配中心;支持数字西安集团联合华为、海光、长安计算、诚迈科技等企业在高新区、浐灞国际港建设软硬一体信创适配中心;支持雁塔区、航天基地和西咸新区基于现有人工智能算力集群,建设人工智能算法模型适配中心。(牵头单位:市数据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雁塔区政府、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航天基地、浐灞国际港管委会,数字西安集团、长安先导创新中心)
5.数字西安集团负责,联合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建立标准化适配认证流程,开展产品兼容性、安全性、功能性测试和认证,形成产品适配认证清单。同步构建适配服务生态,提供测试工具和技术支持。推动各类智能终端制造企业围绕关键技术开展产品研发,促进芯片设计、器件制造、终端集成和应用开发等环节协同创新。(责任单位:数字西安集团)
(四)加快驱动生产制造
6.市工信局负责,统筹智慧终端生产制造,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企业在智能终端生产制造方面加大投入,引导和牵引龙头企业构建“芯片—模组—板卡—整机”全链条发展战略,部署本地产线,配套上下游供应链,打造本地生产制造生态体系,推动新产品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培育带动本地中小企业壮大发展。(牵头单位:市工信局)
7.市工信局牵头,相关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保障场地、用能、人才等要素供给,结合区域特色,配套落实产业政策,优化产业园区布局和服务。(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雁塔区政府,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航天基地、浐灞国际港管委会)
(五)统筹推进建设运营
8.市数据局牵头,联合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在市场调研、专家评审及检测适配认证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数字政府建设需求、具备创新性的智慧终端产品,编制创新产品推荐清单,鼓励并督促采购创新产品,支持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与推广。(牵头单位:市数据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
9.市级重点行业部门按照集成运营方案,组织市轨道集团、西安城投集团、西安水务集团、西安交投集团、数字西安集团、秦华燃气集团等相关市属国企作为实施主体,在项目集成建设运营中,鼓励使用创新产品推荐清单中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并有序推动老旧设备的替换改造。(责任单位:市级重点行业部门,相关市属国企)
(六)拓宽应用推广渠道
10.市数据局负责,统筹组织开放应用场景,搭建适配验证产品供需对接渠道。市级重点行业部门和相关市属国企按季度更新场景和产品需求,并为适配企业提供业务指导、验证环境和试点支持,落实行业领域智慧化建设方案,推进新产品应用。(牵头单位:市数据局;责任单位:市级重点行业部门,相关市属国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统筹调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实施。(牵头单位:市数据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级重点行业部门,相关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相关市属国企)
(二)加大政策支持。围绕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建设、核心技术研发、智能终端生产、产品应用推广等方面,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加速核心技术能力提升与产业链本地化布局,促进软硬一体技术适配与信息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局)
(三)强化资金保障。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数据局按领域负责落实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适配认证企业参与国家、省、市“揭榜挂帅”项目申报。设立数字经济(智能终端)产业基金,同时鼓励企业采取多方协同、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等方式,为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培育以及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数据局、市财政局)
(四)严格监督考核。将本方案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数字经济重点工作年度考核,每季度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年终形成评估报告,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措施。加强资金评审、技术评估、质量认证与产业匹配度审查,保障政策支持资金使用效益与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牵头单位:市数据局;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
(五)做好宣传推广。加强模式路径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后续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举办项目对接会、展会论坛等活动,推介技术适配和产品开发中心建设中的举措和扶持政策,提高行业影响力。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平台和行业协会作用,宣传政策优势,展示建设成果、示范案例,吸引更多企业关注和参与,营造良好产业发展氛围。(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数据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