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21日从2025年知识产权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青海省知识产权工作成绩亮眼,在创新创造、服务产业、助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知识产权创新创造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青海省新获授权专利5134件,同比增长28.2%。其中,发明专利719件,占总量的14.0%,同比增长28.8%。截至2024年末,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5.90件,同比增长15.2%。截至2024年末,全省共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1052件,占发明专利有效量的30.0%,同比增长19.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77件,同比增长18.8%。
知识产权服务产业“四地”建设成果斐然,启动盐湖化工、光伏产业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搭建全球盐湖专利大数据平台,汇聚超过16万条专利数据,服务60余家相关企业。建成我国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回收率太阳能晶硅光伏组件回收中试线。盐湖氯化钾和碳酸锂两款产品获国家首批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共涉及170件专利,近三年营业收入累计高达638亿元,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加速形成。
在服务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上,青海也交出亮眼答卷。印发《青海省商标、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工作方案(2024—2025年)》,组建30个商标品牌指导站,持续挖掘高原特色资源,培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商标、地理标志,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6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7件,获准用标企业增加至97家,同比增长49.23%。“柴达木枸杞”“藏毯”成功入选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名单,位列全国44个项目之中。组织86家品牌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签约金额1.33亿元,全方位、多元素展示“大美青海·生态品牌”形象。